宋詞鑒賞·《沁園春 夢孚若》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②喚廚人斫就,東溟鯨膾;③圉人呈罷,西極龍媒。④天下英雄,使君與操,余子誰堪共酒杯?⑤車千乘,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才。⑥
飲酣畫鼓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⑦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⑧披衣起,但凄涼感舊,慷慨生哀。⑨
【注釋】 ①孚若:方孚若,名信儒,福建莆田人,以使金不屈著名。著作有《南冠萃稿》等。②寶釵樓:本漢武帝時所建樓名,故址在今陜西咸陽。宋代在此建酒樓,取古跡為名。銅雀臺:漢末建安十五年曹操所建樓名。故址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是當時有名的高臺。這兩處著名的樓臺都在北方,作者渴望恢復中原,故一一夢見。③斫(zhuo酌):砍,切剁。東溟:東海。鯨膾:切細的鯨魚。凡切細的肉或魚都叫膾。④圉(yu雨)人:養馬人。西極:西方極遠之處。古時名馬多來自西域。《漢書·郊祀歌》:“天馬徠,自西極。”龍媒:駿馬名。《漢書·禮樂志·天馬歌》:“天馬徠,龍之媒。”意思是天馬本是神物,與龍同類。天馬到來是神龍出現的徵兆。后因稱駿馬為“龍媒”。⑤天下英雄,使君與操:《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載:曹操曾對劉備說:“令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袁紹)之徒,不足數也。”使君,指劉備。使君本是當時刺史一類州郡長官的稱呼,劉備是豫州刺史,故被稱為使君。馀子:其余的人。⑥乘(sheng剩):古時一輛車叫一乘。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才:韓愈《送董邵南序》:“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句中用此典故,指方孚若有眾多志士追隨左右。劉克莊《寶謨寺丞詩境方公》中稱方孚若“尤好士,所至從者如云。” ⑦畫鼓:經過涂飾雕畫的鼓。被晨雞輕喚回:從夢中被晨雞輕易地叫醒回到現實世界。⑧使:假使。李將軍遇高皇帝兩句:《史記·李將軍列傳》載:漢文帝對李廣說:“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句中以李廣自比,寄托懷才不遇的感慨。⑨感舊:為舊日的友情、舊日的抱負及遭遇等而感慨。慷慨:感慨。
【譯文】 夢中何處重相遇?登上寶釵樓,造訪銅雀臺。叫廚師快些切好,東海鯨魚碎塊;得自西域駿馬,養馬人快些獻來。天下堪稱英雄者,除了劉使君,只有曹孟德。其余人等皆鼠輩,誰配同杯共盞坐成排?千車滿載天下士,燕南趙北盡歸來。若非帶劍豪俊,便是蓋世奇才。
飲宴正開懷,鼓聲如雷好氣派。誰知被晨雞輕叫喚,轉眼便回到現實世界。可嘆年華逝去如流水,功名未立似塵埃。愛國書生人已老,報國機會遲遲來。假如李將軍,生在高帝時代,要個把萬戶侯,肯定是信手拈來。披衣起坐人不寐,只覺凄涼難耐,萬千舊事上心來,感慨萬端生悲哀。
【集評】 現代·俞平伯:“以夢友而悼友,雖為本篇題目,實系借以寓懷。其敘夢境都在虛處傳神,用典作譬,多夸張之詞,彷佛讀《大言賦》,不皆紀實。如寶釵樓、銅雀臺,不必真有其地;長鯨、天馬,不必實有其物;從車千乘,盡劍客奇才,不必果有其人。過片說到醒了,就夢境前后落墨。以醉眠而入夢,以聞雞而驚覺,借極熟的典故,點出作意。‘嘆年光’以下,硬語盤空,純用議論,引《史記》原文,稍加點改,自然之至。隨后在此略一唱嘆便收。觀其通篇不用實筆,似粗豪奔放,仍細膩熨貼,正如脫羈之馬,馳驟不失尺寸也。有評劉詞為議論過多者,如從這篇來看,亦未必盡合,故詳言之。”(《唐宋詞選釋》)
現代·夏承燾:“上片極寫意氣飛揚,不可一世,吃的要鯨膾,騎的是龍媒,后車載的是劍客奇材,極寫快意。下片晨雞喚回,功業付之一夢,兩相映照,就暴露南宋小朝廷的埋沒人才。‘天下英雄’、‘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等句,融化史書中語入詞,氣慨豪邁。”(《唐宋詞選》)
現代·胡云翼:“這首詞是悼念亡友之作。方孚若主張抗金,是劉克莊志同道合的朋友,生前在政治上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的機會。詞中前段通過夢境表達出他們具有共同的恢復中原的信心和愿望。后段著重地抒發懷才不遇的愁哀。”(《宋詞選》)
【總案】 上片豪俠,下片悲愴,感情跌宕奔涌,動人心魄。尤其“天下英雄”三句,下片“使李將軍”三句,皆點竄史書成句入詞,天衣無縫,自然貼切,巍巍然大家手筆。或謂劉后村追步稼軒法度,若此詞者,似已在伯仲之間。
上一篇: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劉克莊《沁園春答九華葉賢良》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