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①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②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③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④
【注釋】 ①弄巧:謂弄成巧妙的花樣。秋云多變幻,俗稱‘巧云”。舊時七夕(農歷七月初七)有乞巧的風俗,見梁·宗懔《荊楚歲時紀》。飛星:流星。銀漢句:銀漢即銀河,傳說每年七夕牛郎織女渡河相會。梁·吳均《續齊諧記》:“桂陽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間,忽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弟問曰:‘織女何事渡河?兄當何還?’答曰: ‘織女暫詣牽牛,一去后三千年當還。’明旦果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猶云:七月七日,織女嫁牽牛。” ②金風玉露:秋風白露。唐·李商隱《辛未七夕》詩:“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便勝句:宋·歐陽修《七夕》詩:“莫云天上稀相見,猶勝人間去不回。” ③柔情句:宋·寇準《江南春》其二:“日落汀洲一望時,柔情不斷如春水。”忍顧句:忍顧,怎忍回顧。韓鄂《歲華紀麗》卷三引《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以渡織女故也。”李商隱《七夕》詩:“星橋橫過鵲飛回。” ④朝朝暮暮: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此言時時刻刻相聚。
【譯文】 微云變幻出巧妙的花樣,流星似傳遞著離恨,今宵我悄悄地渡過遙遠的銀河。在秋風飄飄、白露泠泠的時刻,(同心愛的牛郎)相逢一次,便勝過人世間數不清的夫婦。柔情蜜意象滔滔不絕的秋水,后會的日期,如夢寐般迷胡。(走了,走了!)怎忍向渡我的鵲橋頻頻回顧!唉,倆人的感情若能保持長久,又何必形影不離,朝夕相處!
【集評】 明·李攀龍:“眉批:相逢勝人間,會心之語。兩情不在朝暮,破格之談。七夕歌以雙星會少別多為恨,獨少游此詞謂‘兩情若是久長’二句,最能醒人心目。”(《草堂詩馀雋》卷三)
明·卓人月、徐士俊:“(末句)數見不鮮,說得極是。”(《古今詞統》卷八)
明·沈際飛:“七夕以雙星會少別多為恨,獨謂‘情長不在朝暮’,化臭腐為神奇。”(《草堂詩馀正集》卷二)
清·黃蘇:“按七夕歌以雙星會少別多為恨,少游此詞謂‘兩情若是久長,不在朝朝暮暮’,所謂化臭腐為神奇。凡詠古題,須獨出新裁,此固一定之論。少游以坐黨籍被謫,思君臣際會之難,因托雙星以寫意;而暮君之念,惋惻纏綿,令人意遠矣。”(《蓼園詞選》)
近代·俞陛云:“夏閏庵云:‘七夕詞最難作,宋人賦此者,佳作極少,惟少游一詞可觀,晏小山《蝶戀花》賦七夕尤佳。’”(《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此詞可謂在舊題材中寫出新意,因而備受前人稱贊。它寫牛郎織女的愛情,純貞而又細膩,賦予這對仙侶以濃厚的人情味,而與庸俗的情詞意境迥殊。詞中不但準確地描寫了七夕景色,抒寫了相逢的歡樂和相別的悲哀,而且將議論、說理融入情景,自然流暢而近于散文,委婉深沉而更富于詞味。人們常說蘇辛以文為詞,秦觀詞也巧妙地運用了此法,且使人不易察覺,此乃婉約詞中又一特色。
上一篇:周密《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馮延巳《鵲踏枝》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