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賀新郎 西湖》
一勺西湖水,渡江來百年歌舞,百年酣醉。①回首洛陽花世界,煙渺黍離之地。②更不復新亭墮淚。③簇樂紅妝搖畫舫,問中流擊楫誰人是。④千古恨,幾時洗?余生自負澄清志;⑤更有誰蹯溪未遇,傅巖未起。⑥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⑦便都道江神堪恃。借問孤山林處士,但掉頭笑指梅花蕊。⑧天下事,可知矣!
【注釋】 ①一勺:語出《禮記·中庸》:“今夫水,一勺之多?!币簧?,極言其少。渡江,指建炎三年(1129)高宗趙構南渡長江,建都臨安,中原淪陷。②洛陽:洛陽是北宋西都,這里兼指東京開封。黍離:語本《詩經·王風·黍離》首句:“彼黍離離?!薄睹娦颉氛f,周平王東遷后,有一大夫經過西周故都,見宗廟宮室已平為田地,長滿黍稷,感傷而作此詩。后世遂用以慨嘆國土淪陷、故國殘破。黍:小米。③新亭:見前辛棄疾《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注③。④簇(cu醋)樂:繁弦急管之意。中流擊楫:《晉書·祖逖傳》:祖逖率兵北伐,“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⑤澄清志:典出《后漢書·范滂傳》: “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⑥磻(pan盤)溪:相傳姜子牙曾在磻溪(今陜西寶雞市東南)垂釣。遇周文王,成為他的輔助之臣,后佐武王,滅了商朝。傅巖:在今山西平陸。相傳傅說在此地版筑(筑墻),遇到殷高宗,被提拔為大臣,使國家大治。⑦衣帶一江:形容長江如同衣帶一般,狹隘易渡。典出《南史·陳后主紀》:“隋文帝將出兵南下攻陳,他對高颎說:“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⑧林處士:指北宋詩人林逋。林逋曾浪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孤山二十年,足跡不到城市。他喜歡種梅養鶴,人稱“梅妻鶴子”。他的詠梅花詩很有名。處士,是古時對隱居不仕者的稱呼。
【譯文】 就在這區區杯水的西子湖畔,南渡以來,朝廷內外只知歌舞取樂,醉死夢生。然而我回首大江以北,中原淪陷,故都殘破,昔日的花花世界已是滿目渺渺荒煙,離離禾黍。連在新亭哀嘆河山變色而一灑憂國憂時之淚的人也難以尋見。他們只知輕歌曼舞,攜帶著艷妝的歌妓,蕩漾著華麗的游船,一味縱情于山光水色。還有誰象晉代的祖逖一樣,擊楫中流,矢志恢復呢?如此下去,靖康國恥的千古之恨,何時才能洗凈?
我雖懷有澄清天下的大志,但當今已非姜尚、傅說時代,塵世茫茫,知音難覓??褂鈹常{借何力?不就是靠那一條狹長的長江作為天險。唉!竟然還有人囈語長江天險可憑恃。試將國事詢問孤山林逋之類的隱士,他們也只是目顧左右而笑指含苞待放的梅花。天下時事,于此也令人完全知曉了。
【集評】 元·李有:“蜀人文及翁登第后,期集游西湖。一同年戲之曰:‘西蜀有此景否?!拔碳聪x《賀新郎》云。”(《古杭雜記》)
清·許昂霄稱此詞上片:“所謂‘直把杭州作汴州’也?!?《詞綜偶評》)
清·王闿運:“須得此洗盡綺語柔情,復還清明世界。惜后半不清。”(《湘綺樓評詞》)
【總案】 文及翁科舉登第,身處風光綺麗的西子湖畔,卻居安思危,透過眼前的繁盛表象,揭示了南宋朝廷岌岌可危的處境。詞中對達官貴人縱情聲色的荒淫生活,對自命清高、消極避世的文士墨客,給予了不同的痛斥與嘲諷。詞以近于議論式散文的筆法,設問、作答,奇肆警頑。失地之荒漠凄涼,與西湖之聲光物色,對比強烈,怨憤激切。此詞與張元干著名的《賀新郎》(夢繞神州路)相較,雖氣勢稍弱,然因國土分裂已久,升平之習尤盛,故詞人哀怨之情似更為沉痛。
上一篇:馮取洽《賀新郎次玉林感時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賀新郎》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