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蟬》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這是一首詠蟬詩。作者抓住蟬的特點,結合自己的情思,為情而造文。詩中的蟬,也就是詩人自己的影子。前兩聯寫蟬,實際是暗喻自己寄人籬下,空作不平之鳴,在統治集團內得不到任何同情。薄宦,官職卑微。梗猶泛,出典《戰國策·齊策》:桃梗(桃木人)謂土偶人(泥人)曰: “子(你),西岸之土也,挺(塑起)子以為人。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蓖僚荚唬?“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殘,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說苑·正諫》里引“漂漂”作“泛泛”。下兩聯直抒作者胸臆,尤其末二句將“君”與“我”對舉,把詠物與抒情密切結合,而又呼應開頭,首尾圓合。詠物詩貴在“體物為妙,功在密附”,這首詠蟬詩“傳神空際,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譽之為“詠物最上乘”之作。
上一篇:虞世南《蟬》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元稹《行宮》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