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
女奴扶醉踏蒼苔,明月西園侍宴回。
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
【評說】
本詩選自高啟《高青丘集》卷一七。
錢謙益《列朝詩集》注引《吳中野史》謂“季迪因此詩得禍”。《明史·高啟傳》:“啟嘗賦詩,有所諷刺,帝嗛之,未發也。”“帝見君作《上梁文》,因發怒,腰斬于市。”朱彝尊《明詩綜》、汪端《明三十家詩遜都以為“因詩而死”的說法是不可信的,然而,高啟這首詩具有強烈的諷刺意義,是顯明之理。《高青丘集》卷一八另有一首《畫犬》:“猧兒初長尾茸茸,行響金鈴細草中。莫向瑤階吠人影,羊車半夜出深宮。”可與本詩參看。
題詩從畫面切入,“女奴”,即畫題上的宮女,她剛剛侍宴西園歸來,扶持沉醉的君王,在明月下踏著蒼苔,踉蹌前行。第一、二兩句,詩意都是畫面景象的具體描繪,寫到第三句,詩筆突然宕開,轉到“小犬吠影”上,似乎與前面的詩意毫無關連。第四句與上句一經拍合,方能悟出詩人的用意。原來,宮闈里夜深無人能來,只有君王夜宴回宮,才有人影移動,小犬不懂得君王的尊貴,見到人影照樣猛吠,詩人用委婉的筆調,從一個側面,諷刺了君王沉湎酒色、荒淫無度的行徑,微言婉諷,辭采秀逸,有唐人風韻。王端《明三十家詩選凡例》評高啟:“七言絕有唐人風度。”誠為知言。
上一篇:《婁江王奉常西田圖詩八首(選一)》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宮意圖詩》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