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玉胡蝶》
喚起一襟涼思,未成晚雨,①先做秋陰。楚客悲殘,誰解此意登臨。②古臺荒、斷霞斜照,新夢黯、微月疏砧。③總難禁。盡將幽恨,分付孤斟。④ 從今,倦看青鏡,既遲勛業,⑤可負煙林。斷梗無憑,歲華搖落又驚心。⑥想莼汀、水云愁凝,閑蕙帳、猿鶴悲吟。⑦信沉沉,故園歸計,休更侵尋。
【注釋】 ①一襟:一抱,一腔。許渾《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四首》:“中臺一襟淚,歲杪別良朋。”涼思:秋思。朱熹《水公庵雨詩》:“空際旱塵灰,堂涼思生。”②“楚客悲”二句,語本范成大《丁酉重九藥市呈座客》:“若無合座揮毫健,誰解西風楚客悲。”楚客:作者自指。登臨:登高。辛棄疾《水龍吟》:“無人會,登臨意。” ③古臺:儲光羲《登戲馬臺詩》:“少年自言未得意,日暮蕭條上古臺。”斷霞:梁簡文帝《舞賦》:“似斷霞之照彩,若飛鸞之相接。”蘇軾《游金山寺》:“斷霞半空魚尾赤。”疏砧:零落的搗衣聲。陸游《玻璃江》:“愁來只欲撩屏睡,無奈夢斷聞疏砧。” ④孤斟:獨飲,獨酌。⑤:倦看”句:語本杜甫《江上》:“勛業頻看鏡,行藏獨倚樓。” ⑥斷梗:《戰國策·趙策》:載蘇秦所講一寓言說:“土梗與木梗斗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風淋雨,乃復歸土。今汝非木根,則木之枝耳。汝逢疾風淋雨,東流至海,泛濫無所止。”后世遂以“泛梗”、“斷梗”喻指生活動蕩,漂泊不定。⑦莼汀:長滿莼菜的小沙洲。“蕙帳”句:語本孔稚圭《北山移文》:“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猿驚。”蕙帳:用蕙草編織的帳子,指隱者。⑧侵尋:消磨。此指猶豫不定。
【譯文】 勾起一段秋思,未下晚雨,卻浮起一天秋云。楚客悲凄,準能理解我的登臨愁恨?荒臺古壘,晚霞夕照,新夢昏昏。只伴得,空中殘月,砧杵聲聞。總難忍,將幽恨寄于苦酒獨斟。從今勛業無望,休常看鏡。但莫辜負了煙水山林,我命苦如斷枝,再無依憑。只可嘆,歲月蹉跎空逝,令人心驚。想長滿莼菜的沙洲之上,霧氣愁凝。隱者久離了蕙帳,徒招致猿鶴悲吟。歸來啊,故園將荒蕪,莫再逡巡。
【集評】 明·楊慎:“高觀國,字賓王,號竹屋。詞名《竹屋癡語》,陳造為序,稱其與史邦卿皆秦周之詞。所作要是不經人道語。其妙處,少游美成亦未及也。舊本《草堂詩余》選其《玉胡蝶》一首。書坊翻刻,欲省費,潛去之。予家藏有舊本,今錄于此,以補遺略焉。(略)又詠轎《御街行》云(略)他如秋懷《喜遷鶯》,吊青樓《永遇樂》,佳作也。”(《詞品》卷四)
清·紀昀等:“《草堂詩余》于白石、梅溪概未寓目,竹屋詞亦止選《玉胡蝶》一闋。蓋其時方尚甜熟,與風尚相左故也。”(《四庫全書總目·竹屋癡語提要》)
清·黃蘇:“總是寫宦境蕭條,因而思家之意。‘蕙帳,猿鶴悲吟’,是《北山移文》中語。通首清俊”。(《蓼園詞選》)
近代·俞陛云:“因秋至而感懷,不作怨尤語.亦不作出世想,歸志浩然,句工而音雅,宜《草堂集》選此一調。人謂竹屋與邦卿相伯仲。陳序其詞,謂妙處即少游,美成亦未及。余謂可擬‘翡翠蘭苕’,未可‘掣鯨魚于碧海’也”。(《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這首悲秋感懷詞寫得深沉,一切情懷均用寫景來表現。有眼前景,天邊景,歸結為心頭景。外在的景觀是心境的外現,寫情寫志,逐層近逼,最后才寫明心頭縈懷的歸意。感情深刻,情真意摯。
上一篇:史達祖《玉胡蝶》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吳文英《瑞鶴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