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連平海,悠悠送遠心。
征人辭夕照,孤客倚寒林。
北去舟多雪,西游橐有金。
何當一回首,舊隱白云深。
釋大圭青年時到泉州開元寺出家,并長期住在該地,雖說也曾有過出仕的機會,但到底不就,其足跡似不出泉州。此詩是送友人時的作品之一,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到離別的感受和送遠的心境。
詩首句以寫景起興:“秋色連平海”。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草木凋零、荒涼蕭瑟與浩茫無際的大海混而為一的景象,此般景象已經足以撩起人的愁思了。那么,又是什么事情引起詩人的感傷呢?接下去便用敘事之筆點明: “悠悠送遠心。”此句從《詩經》“悠悠我心”句化出,“悠悠”,憂思深沉。“送遠”,點題。這句表現出詩人在友人將別未離時的心態,使讀者體味到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情意。首聯以一種陰黯低沉的色調,渲染出詩人送別時黯淡凄苦的心情。
頷聯寫離別:“征人辭夕照,孤客倚寒林。”此為一對句,“征人”與“孤客”相對,根據全詩來看,當指遠游的友人。在夕陽西下、暮色蒼茫之中,友人揮手和詩人告別,便獨自離去; 詩人目送友人上道,只見友人孤身只影行進在幽森清寒的林邊,伴隨著他的只有蒼茫凄涼的暮色。“辭”與“倚”二字,極其傳神,刻畫出友人臨別時揮手告別和倚林而行的生動形象,而一“辭”一“倚”又蘊含著濃郁的情味。“夕照”點出時間,在暮色中送客,更是撩起無盡離愁。“寒林”意承“夕照”,隨著時間的推移,暮色更沉,秋風蕭瑟,林木生寒。因客 “孤”而覺林“寒”,因林“寒”而更顯客“孤”,這一切都引起詩人的離愁。如此,通過送友、望友場面的描寫,把詩人心隨友而去的心境烘托而出。此聯出色,不止于單純對仗之工,更在于送別的氣氛被渲染得深婉悲酸及景中融進了詩人惆悵之情。
頸聯寫詩人的懸念:“北去舟多雪,西游橐有金。”友人遠去,詩人想到友人那漫漫的悠遠不盡的道途會遇到很多艱險,則惆悵之情更郁結于胸,幸好友人身邊帶有足夠的資金,不缺旅途費用,詩人孤寂之愁心才得到些許慰藉。“北去”和“西游”與頷聯“征人”、“孤客”均指友人,在文字上對仗,在意思上相承。“舟”,系友人的乘船,亦泛指路途。“多雪”,指友人道途多艱難險阻。“橐”,袋子。出句情意沉郁,對句又轉向平緩,沉平之間,顯示出詩人心潮的起伏變化。帶著無盡的情愫,帶著深沉的思念,帶著懷戀的憂郁,心伴隨著友人遠游。想友人羈旅多艱,征行之苦,則愁情復起,凄然傷神; 想友人資用頗夠,則心情漸平,愁緒稍減。這一憂一慰,正表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情感篤執深沉,情深意長。
尾聯寫詩人的期待。“何當一回首,舊隱白云深。”詩人期想著遠游的友人何時回首遙望在白云深處的佛寺,意即何時友人又回到白云深處的舊隱。“何當”,何時。“舊隱”,指開元寺,詩人出家的寺院。用 “一回首”引出第八句歸隱的結尾,不說自己盼望友人,卻說友人何時回來,從對面著筆,更加曲折有味; 而“一”字的嵌入,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加強了感慨唱嘆之意,又增加了感情色彩,使詩句頓生精神;而末句的“舊隱白云深”緊承上句,則正可以見出詩人的期待和深切之情。“白云深”,為佛家所居之地,既有清寂潔凈幽深渺遠之意,又有詩人對佛家境界的熱愛與禮贊。從中我們不僅可以想到詩人自己虔心皈依禪宗,遠離人世,同時又希望友人凈洗俗塵,回到潔凈幽深的世界。這一聯寫得極為含蓄,需細嚼方知其禪意,品味出詩人天機精妙、真趣內含的創作意圖; 而且以此收束全篇,更能反映出詩人禪性的特征。
上一篇:禪詩《送竺上人歸狼山》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逃禪室述懷一十六韻》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