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凄涼犯》
合肥巷陌皆種柳,秋風夕起騷騷然。予客居闔戶,時聞馬嘶。出城四顧,則荒煙野草,不勝凄黯,乃著此解。琴有《凄涼調》,假以為名。(下略)
綠楊巷陌。秋風起、邊城一片離索。①馬嘶漸遠,人歸甚處,戍樓吹角。②情懷正惡。更衰草寒煙淡薄。似當時、將軍部曲,迤邐度沙漠。③ 追念西湖上,小舫攜歌,④晚花行樂。舊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紅落。⑤漫寫羊裙,等新雁來時系著。⑥怕匆匆、不肯寄與,誤后約。
【注釋】 ①離索:離群索居。這里指邊城蕭條冷落。②“戍樓吹角”句,指守衛邊城的崗樓上號角聲聲。③部曲,古代軍隊編制。《續漢書·百官志》云:將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有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迤邐(yi li ),曲折蜿蜒的形狀。④“小舫攜歌”:舫即船。歌,這里指歌伎。⑤“翠凋紅落”句:指西湖的荷花已凋謝,亦有昔日人事已非之意。⑥“漫寫羊裙”二句:漫寫:空寫。據《南史·羊欣傳》,羊欣年十二,甚被王獻之喜愛。有一天,羊欣穿著新絹裙晝寢。王獻之見之,書裙數幅而去。羊欣醒后,看到王獻之的墨跡,十分高興,把裙子珍藏起來。這里羊裙代指贈友的字幅或信箋。系著:指由鴻雁系足捎書。
【譯文】 空城街巷,往日楊柳依風拂蕩,邊城內外,秋天的景色蕭索荒涼。馬的嘶鳴漸漸遙遠,騎馬的人又向何方?只聽得守邊的崗樓又號角頻響。此時的心境本自悲傷,更何況四處寒煙凄迷,衰草連天,滿目凄愴!行經此處,好象隨將出塞的士卒,曲折行進在荒漠之上。回憶當年在西湖游樂的好時光,有美女陪伴,畫船笙歌,碧水荷香。嘆而今,舊日的友人流散何方?唯剩有荷花凋謝,秋葉枯黃。墨跡猶香,且學羊欣把白練來珍藏。待春歸雁來,再把這字幅、信箋系在鴻雁足上。恐怕那雁來去的忙,不肯為我傳遞信箋,空負了往日舊約、故人期望。
【集評】 近代·俞陛云:“詞在合肥秋夕作。上闋汴洛回看,慨京之
望;下闋臨安南望,嘆俊賞之難追。合肥本屬江淮腹地,以其時南北分
,其地遂為防秋邊徼,故‘邊城’、‘戍角’等句,宛如塞上也。度莫雄師 徒勞追念,則南朝之不振可知。下闋憶當日小舫清歌之樂,換客中西風
角之悲,情懷更劣矣。”(《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現代·夏承燾:“此詞上片寫淮水前線被兵后的荒涼景況,有如李華的《吊古戰場文》。王之道《相山集》有《出合肥北門二首》之一云:‘斷垣甃石新修壘,折戟埋沙舊戰場。阛阓凋零煨燼里,春風生草沒牛羊。’又《齊東野語》卷五謂自合肥渡壽州抵蒙城一帶,‘沿途茂林長草,白骨相望,虻蠅撲面,杳無人蹤。’可見南宋百余年間淮河流域的慘狀。下片回憶西湖,則笙歌畫船,上下嬉恬,一片升平景象。上片與下片,不僅形成鮮明的對照,抑且寓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諷刺意味在內。”(《姜白石詞校注》)
【總案】 此詞是白石自度曲,重在“凄涼”二字。作者描繪出一幅邊城荒涼蕭索的暗淡畫面,抒發自己觸景而生的凄傷情懷。而在對昔日冶游生活的懷念中隱露出麥秀黍離之悲,前后兩片互為映照,更增強了悲劇色彩。
上一篇:劉辰翁《蘭陵王丁丑感懷和彭叔明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王安石《千秋歲引秋景》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