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三姝媚 次周公謹故京送別韻》
蘭缸花半綻。②正西窗凄凄,斷螢新雁。③別久逢稀,謾相看華發,共成銷黯。④總是飄零,更休賦、梨花秋苑。⑤何況如今,離思難禁,俊才都減。今夜山高江淺。又月落帆空,酒醒人遠。⑥彩袖烏紗,解愁人,唯有斷歌幽婉。⑦一信東風,再約看、紅腮青眼。⑧只恐扁舟西去, 蘋花弄晚。⑨
【注釋】 ①周公謹:南宋詞人周密,字公謹。與王沂孫交游,友情甚篤。故京:南宋故都臨安(今杭州市)。此游當于南宋滅后,故有此語。周密原詞為《三姝媚·送圣與還越》,見《絕妙好詞》卷七。②蘭缸:蘭膏所燃之燈。此為燈之美稱。③西窗:語本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斷螢新雁:即指螢火跡斷,大雁新來的深秋時節。④別久二句:與首句同本杜甫《羌村三首》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及晏幾道《鷓鴣天》詞:“今朝剩把銀 照,猶恐相逢是夢中。”銷黯:黯然神傷,江淹《別賦》:黯然銷魂兮,唯別則己矣。⑤梨花秋苑:語本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詞》詩:“梨花落盡成秋苑。”⑥“今夜”三句,語本蘇軾《后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柳永《雨霖鈴》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⑦彩袖:指別宴侑尊的歌女。晏幾道《鷓鴣天》詞:“彩袖殷勤捧玉盅。”烏紗:即烏紗帽。隋唐為貴者之服,后通用為閑居常服。此代指送別的友人。斷歌:斷,盡也。⑧一信東風:據宋程大昌《演繁露》一“花信風”:古人將應花期而來的風,稱為花信風。由小寒到谷雨共八個節氣,一百二十日,五日為一候,計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梅花最早,為一信。紅腮:與前之“彩袖”關合,代指友人寵幸之家伎。青眼:指友人。據《晉書·阮籍傳》:阮籍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對之。稽康挾琴來訪,籍大悅,對以青眼。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詩:“青眼高歌望吾子。” ⑨扁舟西去:指他日再從會稽到杭州。杭州在浙江西部,會稽在浙東。蘋花弄晚:意謂故人老去,相聚難期。蘋花開于夏秋。南朝柳惲《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復應晚。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遠。”王沂孫《踏莎行·題草窗詞卷》有:“空留離恨滿江南,相思一夜蘋花老。”亦此意。
【譯文】 正是西窗秋雨凄凄,螢火跡斷,大雁剛剛南來之時,蘭缸燈花半綻,照著別久逢稀的故人,無可奈何地相看彼此的白發,共生銷黯之情。此生此世總是飄零,故不必只發“梨花落盡成秋苑”的盛衰之感。何況如今分別在即,離思難以按捺地漾滿心頭,要想寫詩賦別卻感到俊才消減。
今夜離去,正值山高江淺的蕭瑟冷秋,更兼酒醒之時,月落帆空,友人已遠。能夠解除離人愁緒的,唯有臨別彩袖烏紗佳人篤友歌唱的深情幽惋之曲。待到梅花初放之時,再相約聚首,共賞佳人紅腮,再看故人青眼。只恐駕小船再度西去杭州時,來不及賞弄萍花。
【集評】 清·陳廷焯:“中有幽怨,涉筆便深。”(《詞則·大雅集》卷四)“情詞都勝。同是天涯淪落,可勝浩嘆。情景兼工,秦柳不得專美于前。”(《云韶集》卷九)
【總案】 詞人生當宋末元初亡國破家之際,陵谷變異倉皇多故的時代,遺民孽子的不安人生在他心靈上投下了濃重的陰影,使他總是處于殘秋哀蟬般的憂愁凄苦心境中,故無論是春花秋雨、歡聚、離別,還是羈旅宴賞,都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而這種“幽怨”,正是作者雖賦尋常離別的主題,卻涉筆自深的原因所在。
上一篇:李清照《一剪梅》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吳文英《三姝媚過都城舊居有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