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樓月夜聞笛
南浦蒹葭疏雨后,
寂寥橫笛怨江樓。
思飄明月浪花白,
聲入碧云楓葉秋。
【前解】
寫聞笛,必先寫未聞笛前一無所聞之時。夫未聞笛前一無所聞之時,此正既聞笛后,更不能不作聞笛詩之根因也。一,“蒹葭疏雨后”,此即未聞笛前也。二,“寂寥”,此即一無所聞也。看他寫笛,不言到江樓,卻言“怨江樓”,妙!以暢心感者,則謂之暢;以怨心感者,則謂之怨也。三,寫笛之遠(yuǎn)。四,寫笛之高。然“飄明月”“入碧云”,則是寫笛;“浪花白”“楓葉秋”,則是寫怨。怨自聞笛者怨,非吹笛者怨也。
河漢夜闌孤雁度,
瀟湘水闊二妃愁。
發(fā)寒衣濕曲初罷,
霧色河光先釣舟。
【后解】
此既聞笛之后也,“河漢”“瀟湘”,寫盡一俯一仰。然“雁度”,又寓言己之欲歸;“妃愁”,又寓言室之見憶也。“發(fā)寒衣濕”者,方聞不覺,聞罷乃覺,言是夜夜坐甚久也。然而何止于是,惟“霧色河光”,亦既熹微釣舟也。
上一篇:金圣嘆《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江皋贈別》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