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駿《棹歌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清]徐駿
秋陽杲杲曬魚網,豁達長風來莽蒼。妻采菱芡歸,小兒戲木壤。無事盡頭睡,四面桔槔響。南浦捕魚昨夜多,爺娘進酒聽棹歌。去年大水田無禾,雨笠煙蓑遍五湖。老小相看顏色酡,辛苦田家奈若何?
《棹歌行》屬樂府《相和歌辭》中的《瑟調曲》,本篇是徐駿仿照樂府舊題所作的樂府詩。詩中描繪出一幅優美的江南水鄉漁家樂的圖畫,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情趣。
開頭六句,詩人以漁夫的視角為觀察點,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幅淡淡的水墨風俗畫: “秋陽杲杲曬魚網,豁達長風來莽蒼。妻采菱芡歸,小兒戲木壤。無事盡頭睡,四面桔槔響。”其中“杲杲”,出自《詩經·衛風·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用來形容太陽的明亮。“莽蒼”,即蒼莽,指茫茫原野。“芡”,即芡實,俗稱雞頭米。“木壤”,是古代的一種投擲游戲,邯鄲淳的《藝經》記載: “壤以木為之,前廣后銳,長尺四,闊三寸,其形如履。將戲,先側一壤于地,遙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之,中者為上。”“桔槔”,亦稱吊桿,是一種原始的提水工具。這幾句詩,寫得極有層次。秋陽下,斜掛著一片魚網,茫茫原野上吹來陣陣爽朗的風,這是遠景;妻子從湖邊采菱而歸,頑皮的小兒在湖邊玩著木壤游戲,這是中景;近景是昨日勞累的漁夫橫臥酣睡,不遠處傳來陣陣桔槔打水的聲音,這一切,交織成有聲有色動靜結合的立體鳴奏曲。
“南浦捕魚昨夜多,爺娘進酒聽棹歌”,漁夫在睡夢中想起了昨日的事,所謂“南浦”,指南面的水邊, 《楚辭·九歌·河伯》里說:“送美人兮南浦”,王逸注說:“愿河伯送已南至江之涯。”漁夫想到了昨日的收獲,想起了為父母祝酒所唱的漁歌: “去年大水田無禾,雨笠煙蓑遍五湖,老小相看顏色酡,辛苦田家奈若何?”何謂“五湖”,說法不一,一般指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這里是泛指。“酡”,原意指喝醉酒臉紅,如《楚辭·招魂》:“美人既醉,朱顏酡些”,這里指因衣食之奉足以溫飽,人的氣色很好。詩中,詩人用農家苦來和漁家樂做對照,更有力地表現了主題。
這首詩的遣詞造句,經過了嚴格的鍛煉,既有近體歌行中規矩謹嚴的律句,如:“豁達長風來莽蒼”“雨笠煙蓑遍五湖”,典雅有致;又有樂府民歌脫口而出、十分口語化的特點,如: “妻采菱芡歸”、“無事盡頭睡”、 “去年大水田無禾”,淡而現成。但是,整首詩渾然一體,絲毫沒有零碎割裂的感覺,也沒有文人仿作樂府詩的書卷氣,很值得后人借鑒。
上一篇:劉方平《梅花落》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劉邦《楚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