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千秋歲(水邊沙外)》
水邊①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②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③。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④。
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⑤。攜手處,今誰在?日邊⑥清夢斷,鏡里朱顏改⑦。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注釋】
①“水邊”二句:寫處州實景。光緒《處州府志》:“柳邊亭在括蒼門附近,隔城墻便是大溪。”
②“花影”二句:化用唐人杜荀鶴《春宮怨》詩:“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后人因建鶯花亭,范成大有《次韻徐子禮鶯花亭》詩五首詠之。
③“離別”句:《古詩十九首》:“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④“人不見”二句:江淹《擬休上人怨別》詩:“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
⑤“憶昔”二句:吳曾《能改齋漫錄》:“少游詞云:‘憶昔西池會,鴛鷺同飛蓋’,亦為在京師與毅甫同在于朝,敘其為金明池之游耳。”西池:即金明池,《淮海集》卷九《西城宴集》詩注云:“元祐七年三月上已,詔賜館閣花酒,以中浣日游金明池、瓊林苑,又會于國夫人園。會者二十有六人。”鹓鷺,謂朝官之行列,因其整齊有序如同鹓與鷺。
⑥日邊:借指帝京。
⑦朱顏改:指衰老。
【評點】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少游小詞奇麗,詠歌之,想見其神清在絳闕道山之間。詞曰(本詞略)。
又引《后山詩話》:王斿,平甫之子,嘗云:今語例襲陳言,但能轉移耳。世稱秦詞“愁如海”為新奇,不知李后主已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但以“江”為“海”耳。
又《后集》引《復齋漫錄》:山谷守當涂日,郭功甫寓焉,日過山谷論文。一日,山谷云:“少游《千秋歲》詞,嘆其句意之善,欲和之而‘海’字難押。”功甫連舉數“海”字,若“孔北海”之類。山谷頗厭,未有以卻之。次日,功甫又過山谷問焉,山谷答曰:“昨晚偶尋得一‘海’字韻。”功甫問其所以,山谷云:“羞殺人也爺娘海。”自是功甫不論文于山谷矣。蓋山谷用俚語以卻之。
吳曾《能改齋漫錄》:少游詞云:“憶昔西池會,鴛鷺同飛蓋。”亦為在京師與毅甫同在于朝,敘其為金明池之游耳。今越州、處州皆指西池在彼,蓋未知其本源而云也。
沈際飛《草堂詩余四集·正集》:“飄零疏酒盞”兩句,是漢魏人詩。(結句)直用“一江春水向東流”意,而以“海”易“江”,裁長作短,人自莫覺。王平甫之子云:“今語例襲陳言,但能轉移。”太難為作者。
程洪《詞潔》:“春去也”三字,要占勝。前面許多攢簇,在此收煞。“落紅萬點愁如海”七字,銜接得力,異樣出精采。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冷齋夜話》謂少游此詞,“想見其神清在絳闕道山之間”,乃和其韻。《后山詩話》云:“世稱秦詞‘愁如海’為新奇,不知李后主已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但以江為海耳。”夏閏庵云:“此詞以‘愁如海’一語生色,全體皆振,乃所謂警句也。如玉田所舉諸句,能似此者甚罕。”少游歿于藤州,山谷過其地,追和此調以吊之。
上一篇:孔平仲《千秋歲(春風湖外)》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黃庭堅《千秋歲(苑邊花外)》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