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壺中天》
夜渡古黃河,與沈堯道、曾子敬同賦。①
揚舲萬里。②笑當年底事,中分南北。須信平生無夢到,卻向而今游歷。老柳官河,斜陽古道,風定波猶直。野人驚問,泛槎何處狂客。③ 迎面落葉蕭蕭,④水流沙共遠,都無行跡。衰草凄迷秋更綠,惟有閑鷗獨立。浪挾天浮,山邀云去,銀浦橫空碧。扣舷歌斷,海蟾飛上孤白。⑤
【注釋】 ①沈堯道:即沈秋江,名欽。曾子敬,即曾心傳。名遇。他們三人曾一道北游。②舲:有窗的小船。③野人:鄉野之人,此指黃河岸邊的居民。泛槎:張華《博物志》載:天河與海相遇通有人在某年八月從海上乘浮槎(木排)出游,竟到了天河。此處以天河指黃河。借泛槎指自己乘船游河。④落葉蕭蕭: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 ⑤扣舷: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海蟾:指月亮。傳說月中有蟾蜍。
【譯文】 揚起船帆萬里北上,笑當年為何事,黃河把南方北方從中割斷。想我這一輩子,連做夢也未曾見到北國大地,而今卻親身到這里游歷。蒼老的柳樹倚在官河邊,黃昏的斜陽照紅古老的道路,晚風平息了,水波展直。村野的百姓見我不是本土的鄉音,驚問:“行船的是哪來的狂客!”
迎面只見落葉蕭蕭,流水卷起泥沙遠逝,沒留下一絲行跡。衰草凄迷秋水更綠,水邊唯有白鷗悠閑獨立。浪挾著天一起沉浮,山邀來云一起遠去,橫亙長空的銀河天蒼水碧。我叩著船舷放聲高唱,一輪海月飛上天空,孤獨慘白。
【集評】 清·許昂霄:“(‘須信’二句)淡語入情,人不能道”(《詞綜偶評》)。
清·陳廷焯:“高絕、超絕、真絕、老絕,風流灑脫,置之白石集中,亦是高境。結更高更曠,筆力亦勁。通篇骨韻皆高,壓遍今古(《云韻集》卷九)。
近代·俞陛云:“此為集中杰作,豪氣橫溢,可與放翁、稼軒爭席。寫渡河風景逼真,起句有南渡時神州分裂之感。‘閑鷗獨立’句,謂匹夫志不可奪。夏閏庵云:‘非特蒼涼悲壯,且確是渡河,而非渡江。’下闋雖寫景,而‘衰草’ ‘閑鷗’句,兼以書感,名句足敵白石”(《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此詞作于元世祖二十七年(1290)秋,張炎時年四十三歲,因寫金字藏經被召赴大都,詞記途中夜渡黃河之事,氣勢雄壯,豪情橫溢。南方之人,慣見青山秀水,未曾見北方如此雄勁蒼茫之山河,故情因境會,景與情合,叩舷而歌,已非纏綿之曲,而是豪放之詞,在玉田詞中別具一格。此詞筆力豪健,境界高闊,蒼茫雄渾。“野人驚問”,乃夜渡之小小插曲,使詞于空闊渾茫之中又生情趣,生動灑脫,也令人想起南北久絕,又見沉痛。叩舷高歌與“笑”字相呼應,即柳宗元所謂“嬉笑之怒,甚于裂眥,長歌之哀,過乎痛哭”(《對賀者》)之意。
上一篇:劉過《唐多令》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賀鑄《夜搗衣》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