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蝶戀花》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①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②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注釋】 ①遙夜:長夜,宋玉《九辯》:“靚(jing靜)杪秋之遙夜兮,心繚悷而有哀。”王逸注:“盛陰修夜”,修夜,即長夜。亭皋:水邊的平地。②約:約束。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注:“言攔住雨聲也。”
【譯文】 漫漫長夜,我獨自在水邊平地上漫步;才過清明,卻覺得早已傷悲春暮。春風吹來,將稀疏的雨聲止住;朦朧的月亮,在淡淡的云彩中穿動。桃李依依,春天即將暗度;是誰在秋千上低低地笑語?一片芳心中有理不出的千頭萬緒,無窮盡的憂愁,人世間那有安排的去處。
【集評】 明·陳繼儒:“何不寄愁天上,埋憂地下。”
明·潘游龍:“‘沒個安排處’與‘愁來無著處’并絕。”(以上為《南唐二主詞匯箋》引)
明·沈際飛:“‘數點雨聲’二句云云,片時佳景,兩語留之。又云‘愁來無著處’,不約而合。”(《草堂詩余正集》卷一)
清·沈謙:“‘紅杏枝頭春意鬧’、‘云破月來花弄影’俱不及‘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填詞雜說》)
近代·俞陛云:“上半首工于寫景,風收殘雨,以‘約住’二字狀之,殊妙。雨收殘云,惟映以淡月,始見其長空來往,寫風景宛然。結句言寸心之愁,而宇宙雖寬,竟無容處,其愁寧有際邪?唐人詩‘此心方寸地,容得許多愁’,愁之為物,可謂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惟能手得寫出之。”(《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此詞通過層層渲染與烘托的手法,抒發作者抹不掉化不開的萬千愁情。詞先寫活動的環境,春夜沉沉,漫步亭皋,雨收云散,月色朦朧,在這本來是靜謐、美好的春夜,作者卻早已為尚未來臨的暮春悲傷,從而使首句的“閑”字顯得分外沉重。次寫作者所聞,“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用旁人的喜悅來反襯自身的苦悶,為“傷春暮”加重了份量。最后,以夸張的語氣直抒情懷,在不經意之間使情感達到高潮。“愁”的內容與原因不加以點明,留給讀者去想象,去思考,收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藝術功效。
上一篇:蘇軾《蝶戀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歐陽修《蝶戀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