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 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 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 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 何忍身去游其間。
《暑旱苦熱》一詩是王令的詩歌代表作之一。詩中以盛暑大旱,苦熱難熬的感受,抒發了詩人以天下為己任,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襟懷。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起筆不凡。“屠”,此處引申為消除。盡管夕陽入山,然而酷熱未消,落日如同插上翅膀飛上山巔,仍以其余威炙人,由此,讀者不難想象“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況味了。“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緊承前聯,進一步描摹這種酷熱,將會造成人間的“江海竭”、天上的“河漢干”的嚴重后果。“天豈不惜河漢干”這一反問句,宣泄了詩人極為強烈的悲天憫人的深沉的感喟。天上人間,馳騁想象,進一步渲染了暑旱之嚴重。“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則由憂慮暑旱酷熱之嚴重轉入追尋清涼世界的迫切心情的描寫。巍巍昆侖,常年飛雪;渺渺蓬萊,四時長春,實在是令人神往的勝境。然而詩人王令胸懷廣博:“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最后一聯,卒章顯志。盡管是昆侖、蓬萊這樣的人間仙境,但自己不能手提天下同往,也是不忍只身“去游其間”的。詩人這種要把整個世界提在手里解脫人們苦難的偉大襟胸和恢宏氣度,在他的其他詩作中也有所表現。如“坐將赤熱憂天下,等得清風借我曹?”(《暑熱思風》)“長星作彗倘可假,出手中原清”。(《偶聞有感》)“我有抑郁氣,從來未經吐;欲作大嘆吁向天,穿天作孔恐天怒。”(《西園月夜》)這些都可以加深對這首詩作的理解。
王令出身貧困,然胸有大志。他受韓愈的思想影響很深,常懷達則兼濟天下之想。這首詩中所反映的思想正是他這種兼濟天下之志的表現。錢鐘書評王令時說:“詞句跟李覯一樣的創辟,而口氣愈加雄壯,仿佛能夠昂頭天外,把地球當皮球踢著似的,大約是宋代里氣概最闊大的詩人了。”(《宋詩選注》第65頁)這觀點是極有見地的。
上一篇:《摸魚兒·宋·辛棄疾》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唐·孟浩然》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