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灑醒簾幕低垂。①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②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③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④
【注釋】 ①“夢后”、“酒醒”二句互文。言夢回酒醒之后的孤寂情境。②春恨:春天引發的離情別恨。卻來:又來。“落花”二句,原為五代翁宏《春殘》詩句。③小蘋:歌女名。心字羅衣:帶有心字圖案的錦繡衣著。兩重心字:含有心心相印之意。④彩云:喻美女,這里指小蘋。江淹《麗色賦》:“其少進也,如彩云出崖。”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
【譯文】 春夢醒來只見高高樓臺緊緊封閉著,酒醒之后只見華麗的簾幕層層低垂。去年的春恨又襲上心頭,細雨落花時節,人兒煢煢孑立,燕子雙雙而飛。
曾記得與小蘋初次相見,她穿著雙重心字圖案的錦繡衣衫,懷抱琵琶彈著深情的相思曲調。當時明月今猶在,皎潔的月光曾照耀她彩云般的倩影飄然而歸。
【集評】 宋·楊萬里:“晏叔原云: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可謂好色而不淫矣。”(《誠齋詩話》)
清·陳廷焯:“小山詞,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又“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既閑婉又沉著,當時更無敵手。’(《白雨齋詞話》卷一)
清·譚獻:“名句(落花二句)千古不能有二。結筆所謂柔厚在此。”(《復堂詞話》)
近代·梁啟超:“康南海(有為)云:起二句,純是華嚴境界。”(《藝蘅館詞選》乙卷引)。
【總案】 關于本詞之寫作背景,作者在《小山詞跋》中有所透露:“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寵家有蓮、鴻、蘋、云(四位歌妓),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兒,吾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己而君寵疾廢臥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與兩家歌兒酒使俱流轉于人間。”由此可知,本詞是為懷念歌女小蘋而作。通篇寫詞人對一位多情女郎的深切懷念。詞中緊扣“相思”二字,從夢后酒醒,到初見的追憶;從落花微雨的今春孤獨,到明月彩云的昔夜歡會,時空交錯,把讀者帶入了如夢如幻,如醉如癡,凄艷朦朧的審美情調之中。詞中全用白描手法,寫景、寫情、寫人,均為“相思”而設,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人間詞話》)。
上一篇:牛希濟《臨江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秦觀《減字木蘭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