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點絳唇 丁未冬過吳松作》
燕雁無心1,太湖西畔隨云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2。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3。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4。
【釋】
1.燕(音yan)雁:指從幽燕一帶飛來的鴻雁。
2.商略:商討。這里系擬人法。
3.第四橋:在江蘇吳江城外,即甘泉橋,因泉品居第四得名。天隨:唐代陸龜蒙號“天隨子”,取“聽任自然”之意。這里代指陸龜蒙。
4. 參差:形容柳絲長短高低不齊。
【譯】
燕北歸來的雁
呵沒有長住之意,
飛到太湖的西邊,
便又隨著云兒飛去。
幾座清苦的山峰相聚,
商量著黃昏暮雨。
吳江城外的第四橋,
我真想追隨天隨子同住。
此時是何時?
此地為何處?
倚欄桿、懷千古,
唯見殘柳
參差不齊飄舞。
【評】
詞序中的“丁未冬”,即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初年,據載當時由楊萬里介紹,姜夔曾往蘇州謁見范成大,或謂此詞系此次道經吳松所作,“吳松”即今吳江。
燕雁,近人宋詞三百首箋本誤作“雁燕”,周汝昌已指出其謬。周汝昌云:“以平時留意所及,知人每不曉‘燕雁’之義,更無論‘燕’字之讀平聲與南宋人對‘燕’地之感情何似。尤可駭怪者,近人宋詞三百首箋注本竟作‘雁燕’,幾不令讀者疑為‘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哉?……”(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承教錄》引)。“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為此詞醒人睛目之處。明卓人月、徐士俊《古今詞統》評“商略”二字“誕妙”即由荒誕而生妙趣。山峰本無情感,亦不可能“商略”云雨之事,以不能之事出之,便成高妙。無他,使用“擬人”、“移情”手法耳。與“春意鬧”“花弄影”者相若。近人陳匪石評此句:“則紅塵不到,萬籟俱寂,而有四顧蒼茫之概,與后遍‘懷古’二字息息相關”(《宋詞舉》卷上),則是又進一步的體會。
上一篇:吳潛《滿江紅豫章滕王閣》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王禹偁《點絳唇》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