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瀨
羈心積秋晨,晨積展游眺。
孤客傷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
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目睹嚴子瀨,想屬任公釣。
誰謂古今殊,異世可同調。
政治上的曲折使謝靈運被迫出任永嘉太守。旅途中,他親嘗了羈旅的孤獨和愁苦。 “羈心積秋晨,晨積展游眺”。清晨,詩人佇立船頭,秋風瑟瑟,一股強烈的羈旅愁思不由涌上心來。他滿懷愁苦,凝目遠眺。那奔流不息的富春江水使他追憶起流逝的年華,不禁令他感慨萬分;那崩落斷裂的陡峭江岸又讓他聯(lián)想到人生道路的艱難多險,獨自觀景,又倍感人生的孤單和悲涼。詩歌開頭四句迎面為我們拉開了一幅絕好的畫卷:她即描繪出一個羈旅客人,獨立船頭,翹首遠望的外在形象,又表現(xiàn)出這一形象內在心靈的感傷和哀愁。有血有肉,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下面四句,則實寫所見之景:清清江水映著江底石塊潺潺東流;太陽冉冉東升,霞光灑滿山巒;一望無垠的荒林,枝葉繁茂,幽深古老,不時傳出禽獸哀怨的鳴嘯。這四句寫景,客觀而真切地描摹了流水、日光、荒林和哀禽。雖沒融情于景,但它卻為前四句塑造的羈旅形象提供了一幅整體背景,使形象更加突出,深深地映入讀者的腦海,不僅如此,它還為詩人情感的變化和詩歌基調的轉變奠定了基石。
“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詩人置身在這樣一片純潔,樸實,美好的自然景色中,內心卻為遭受斥逐而充滿感傷。這是多么的不和諧啊!但,突然,心與景的強烈反差使詩人內心萌發(fā)出禪悟般的感受,它一閃而過,心靈豁然開朗。“存期得要妙”,這不正是希望我得到精深玄妙的道理嗎?這禪悟般的領會使詩人的情感由哀傷一變而轉向了超脫曠達,詩歌的基調也隨之發(fā)生了轉變。 “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在這片古老樸實的土地上,只要我內心具有了上古時代淳樸的思想感情,又何怕時人的譏誚呢?于是詩人便徜徉于古人的遺址,追慕起古人的情調來了。他目睹著嚴子陵曾隱居生活過的嚴陵瀨,遙想著任公子逍遙自在的垂釣。這種生活中不正蘊含著精深的妙諦嗎!詩人內心也因此而充滿了愉悅。最后興奮地唱出: “誰謂古今殊,異世可同調”。古人那超然逍遙的情趣,跨越過流逝的時光,輕輕地棲息在詩人的心靈中了。
這首詩既描繪了淳樸的自然景色,又展示了詩人心靈由感傷到會悟,由會悟到愉悅的變化歷程。從中可以窺視到詩人一步步走向向往隱居生活的足跡。詩歌最后部分對隱居情調的向往,既反映出山水詩的興起與老莊哲學有著深層的連系,也表現(xiàn)了詩人在自然山水和老莊哲學的懷抱中所獲得的一種心靈超越和精神自由。并不如人所說是“通過對隱居垂釣生活的向往,表達了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擊之后的憤懣情緒?!?
上一篇:七步詩|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上山采蘼蕪|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