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①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②
【注釋】 ①諳:(an安)熟悉。②勝:超過。藍:植物名,蓼科,一年生草木,莖高二三尺,葉互生,卵形或橢圓形。葉可制染料,俗名靛青。
【譯文】 江南風景真美!那秀麗的景色早就熟諳。日出時,江邊鮮艷的花兒,比火焰還紅;春來時,清澈的江水碧綠如藍。這般令人陶醉的景色,能不使人憶念? (王 洪譯)
【集評】 宋·王灼:“《樂府雜錄》云:李衛公為亡妓謝秋娘撰《望江南》,亦名《夢江南》。白樂天作《憶江南》三首,第一江南好,第二、第三江南憶。自注云:‘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予考此曲,自唐至今,皆南呂宮,字句亦同,止是今曲兩段,蓋近世曲子,無單遍者。然衛公為謝秋娘作此曲已兩名。樂天又名以《憶江南》,又名以《謝秋娘》。近世又取樂天首句名以《江南好》。予嘗嘆世間有改易錯亂誤人者也。”(《碧雞漫志》卷五)
明·沈際飛:“較宋詞自然有身分,不知其故。”(《草堂詩馀別集》卷一)
明·卓人月、徐士俊:“非生長江南,此景未許夢見。”(《古今詞統》卷一)
日本·近藤元粹:“詩馀上乘。”(日本青木嵩山堂《白樂天詩集》卷五)
【總案】 《憶江南》共三首,系白居易元和元年(827)在洛陽時所作。白氏十四歲后為避藩鎮之亂曾流寓江南達六年之久。唐穆宗長慶二年(822)至敬宗寶歷二年(826)任過蘇杭二州剌史,所以對江南非常熟悉,寫了不少詠賞風景的詩詞。詞中的“江南”即泛指蘇州、杭州一帶。這首詞以深厚的感情、明麗的筆調、通俗的語言,涂抹了一幅色彩絢麗、春意盎然的江南春色圖。在詞人筆下,江南春水、江花、岸草等生機勃勃、多姿多彩的自然景物,被描摹得淋漓盡致。尤其三、四兩句,抓住江南景色的主要特征,是全詞的精華所在,在選聲設色方面獨具匠心,而且對仗工整、韻律和諧,使人回味無窮。
上一篇:白居易《憶江南》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白《憶秦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