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眘虛《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劉眘虛
木葉紛紛下,東南日煙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蒼。
暝色況復久,秋聲亦何長。孤舟兼微月,獨夜仍越鄉。
塞笛對京口,故人在襄陽。詠思勞今昔,江漢遙相望。
這是一首“以詩代書”的五言古詩。全詩共六聯十二句,每四句為一個層次,由寫景到情景交融,到對襄陽故友孟浩然的思念,層層遞進,步步深入,讀來如與故舊晤談,娓娓情深。頭四句表現秋江暮景:暮秋時節霧大霜厚,樹葉紛紛脫落;傍晚江岸林山相依暮色蒼茫,江水連天,一片青蒼,一幅形象的秋江暮景圖,呈現在讀者面前。看似隨意揮灑、客觀繪景,卻通過語景暗示情緒,蘊含著黯然傷神的匠意,籠罩全篇。中間四句情景交融,在前四句的基礎上又深入一層: “暝色”與“暮色”從視、聽兩方面讓人產生愁緒,而“況復久”與“亦何長”反復慨嘆加深了愁緒的沉重; “微月”與“孤舟”相映,激發出“獨夜”仍居“越鄉” (東南地區)的思愁。“暝色”、“秋聲”、“孤舟”、“微月”引人思念故土,為下一段勾起無限的對故友之思念,做了充分的醞釀與鋪墊。末四句直接寫對襄陽故友孟浩然的思念之情:頭二句從自己方向著筆,在月下吹笛,抒發對故友的懷念。“寒”字表示夜深天冷,笛聲凄咽,使思念故友的愁緒見諸言外。末二句則翻進一層,從孟浩然對自己的想念著筆,表現江、漢兩地二人相思之情,顯示出雙方的深情厚意,詩情婉轉而深厚。末尾“遙相望”三字余味悠遠,耐人尋味。這樣,詩意層層深入而又變化自然,變化多姿而又從容不迫,于清微淡遠之中寓含幽深蘊厚之趣,顯示出作者詩歌的藝術特色。鄭處晦說他“有文章盛名” (《明皇雜錄》),嚴羽稱他為與陳子昂、王維等人并列的“大名家” (《滄浪詩話》),則不為過譽。
上一篇:白居易《暮江吟》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益《暮過回樂烽》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