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烏夜啼 春思》
樓上縈簾弱絮,墻頭礙月低花。①年年春事關(guān)心事,腸斷欲棲鴉。② 舞鏡鸞衾翠減,啼珠鳳蠟紅斜。③重門不鎖相思夢,隨意繞天涯。④
【注釋】 ①縈簾弱絮:柳絮縈繞在珠簾上。依詞意“弱絮”當(dāng)指弱柳。唐·劉禹錫《望江南》:“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 ②欲棲鴉:烏鴉將歸巢的時刻,即黃昏。宋·賀鑄《減字浣溪沙》:“樓角初銷一縷霞,淡黃楊柳暗棲鴉。” ③舞鏡鸞衾:鏡子與被子的美稱。南朝宋·劉敬叔《異苑》:“罽(ji計)賓王有鸞,三年不鳴。夫人曰:‘聞鸞見影則鳴。’乃懸鏡照之,中宵一奮而絕。”此處化用其意,而以鸞形容衾,謂被面上繡有鸞鳳。啼珠鳳蠟:謂鳳燭流著蠟淚。語本唐·杜牧《贈別》詩:“蠟炬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④重門二句:用唐·僧齊己詩:“重門不鎖夢,每夜自歸山。”
【譯文】 柔弱的柳絮縈繞樓上的珠簾,低垂的花枝遮住墻頭的月光。一年一度的芳春惹人惆悵,尤其是晚鴉歸巢的時刻,更堪斷腸!
妝鏡漸漸黯淡,錦衾退卻芳香。紅色鳳燭斜流著蠟淚(怎能叫人不悲傷?)一道道門兒鎖不住相思夢,任憑它飄向遙遠(yuǎn)的地方。
【集評】 宋·胡仔:“趙德麟‘重門不鎖相思夢,隨意繞天涯’,徐師川‘門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二詞造語不同,其意絕相類。”(《苔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九)
明·王世貞:“休文詩:‘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此詞反其指而用之,各自佳。”(《古今詞統(tǒng)》卷六引)
【總案】 此詞寫一女子閨中春思。起二句屬對工整而又自然,是從室內(nèi)觀察室外,呈現(xiàn)出一派朦朧景色,不寫人而其人宛在。以下二句即寫其人傷春情緒,而以黃昏鴉啼作烘托。過片一聯(lián)寫室內(nèi)凄清寂寞,琢句奇峭,上句表明孤棲時間之長,下句象征閨人心境之悲。結(jié)句寫夢境,現(xiàn)實中女子為小樓所禁錮,而唯有在夢境中才能無拘無束,魂繞天涯。想象豐富,意境深遠(yuǎn),故而常被前人所稱道。
上一篇:牛希濟(jì)《臨江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煜《烏夜啼》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