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偓《新上頭》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韓偓
學梳蟬鬢度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
為愛好多心轉惑,遍將宜稱問旁人。
這首詩寫古代一位剛成年少女的心情,極其細膩生動,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按照當時的社會習俗,女孩子長到15歲,就算是成人了,可以結婚了。古人在成年之前,不論男女,都將頭發(fā)束起,成為兩角,叫做總角,狀如丫字,所以又稱丫頭。(后來丫頭偏指童女,又轉為偏指婢女。)男子到20歲,女子到了15歲,通過一定的儀式,改變發(fā)式,男子戴冠,婦子加笄(簪),表示成年,加笄俗稱上頭。
詩寫這位姑娘新近才上了頭,而因為古代通行早婚,所以就在這個春天,又要做新娘子了。既然已有消息,佳期在即,所以更有必要習慣于這種成人的妝束,于是學著梳那種薄如蟬翼的鬢發(fā),試著穿新制的衣裙。正因初試新妝,愛好心切,自己看來看去,反而疑慮起來,這種妝扮,究竟對自己是否合宜、相稱呢?實在把握不定,就只好去遍問旁人了。
起句之蟬鬢新裙,本是當時女子一般的妝扮,而蟬鬢之上加以“學梳”,新裙之上加以“試”,就極其準確地寫出了剛剛成年少女的特定情況,畫出了她感到新鮮而又生疏的心理狀態(tài)。次句忽然從遠處著筆,寫起姑娘的佳期來,表面上似乎與上句毫不相干,而實質上卻是對上句所寫試妝心情的加倍渲染。正因為這位少女剛成年,不久又將出嫁,學梳頭,試穿裙,就有了雙重意義,這句詩也就更能從另外一個角度烘托出她試妝時興奮激動的心情。這樣,它就又一直貫穿到下面兩句,因為如果只是成年而不出嫁,那么愛好也許不至如此之“多”,以至于心里都反而“惑”了。所以,從結構上探討,次句雖似宕開,實則承上啟下。第三、四句14個字,實有六層意思。愛好,一也。愛好多,二也。因愛好多而心轉惑,三也。所惑乃是否宜稱,四也。由于不能定其是否宜稱而問旁人,五也。一問不足,因而遍問,六也。由于層次之多,足見詩人用筆之曲折,針線之細密,但另外一方面,語言卻極其曉暢明白,使人感到真實、生動而且自然,毫無做作。
上一篇:杜甫《戲為六絕句》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白居易《新豐折臂翁》精選經(jīng)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