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一剪梅》
染淚修書寄彥章。①貪做前廊。②忘卻回廓。功成名就不還鄉。鐵做心腸。石做心腸。紅日三竿懶畫妝。虛度韶光。瘦損容光。不知何日得成雙。羞對鴛鴦。懶對鴛鴦。
【注釋】 ①彥章:作者的丈夫易祓字彥章。②前廊:古代帝王宗廟坐北朝南,廟內北為神室,置已故帝王神主;其前之通廊即前廊。古以宗廟指代國家或朝廷,故亦稱在朝廷任要職者為“前廊”。
【譯文】 蘸著眼淚寫信給夫君彥章,埋怨他貪做大官在朝堂,忘了回家鄉。功成名就不還鄉,你是鐵做的心腸,石做的心腸?
紅日升上三竿還懶得畫妝。白白度過青春好時光。消瘦憔悴,美貌已不比往常。不知道哪天才能再成對成雙?不好意思看鴛鴦,沒有心情看鴛鴦。
【集評】 元·李有:“易祓字彥章,潭洲人。以優校為前廊,久不歸,其妻作《一剪梅》詞寄云?!?《古杭雜記》)
【總案】 在此詞中,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悲切的感情的努力。有誘導、有規勸、有嗔責,更有那種思婦詩詞中的常套——以自己的痛苦去感動對方。青春易逝的悲嘆,紅顏易老的哀怨,動蕩春心的寂寞,結合在一起,畫出了青春少婦的心態。象封建社會中的絕大多數婦女一樣,易祓之妻也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明知滑向歲月的無情手掌,卻無法擺脫,青春漸逝,鮮花般的生命漸漸枯萎,只得在被動中求主動。哪怕有一點可能,也要奮力駕馭自己的命運之舟。可是,這種感情的努力能打動“鐵做心腸”、“石做心腸”的丈夫的心嗎?此詞以幾個方面的情感去感動對方:道德譴責、感化(功成名就應還鄉),以“貪”字激發其道德感,“心腸”喚起其仁愛心;夫妻之情(“不知何日得成雙”),以“虛度韶光”、“瘦損容光”暗示情愛,以“鴛鴦”體現責任;“染淚”、“懶畫妝”的痛苦、思戀諸種動情力量形成一種“合力”,將不還鄉的丈夫的心拉回鄉,拉回自己的身上。這種感化若不成功,當然是易祓妻的悲劇;可是,即便是成功了,也仍然具有濃厚的悲劇因素,其原因蓋在于,其中缺少了愛情。
上一篇: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牛希濟《臨江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