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青玉案 至宜州次韻上酬七兄》
煙中一線來時路,極目送、歸鴻去。第四陽關云不度。②山胡新囀,子規言語,正在人愁處。③憂能損性休朝暮,憶我當年醉時句。④渡水穿云心已許。⑤暮年光景,小軒南浦,同卷西山雨。⑥
【注釋】 ①宜州:今廣西宜山。次韻:和他人詩詞,并依原詩用韻的次序。酬:酬和,以文字相酬答。②第四陽關:當為宜州附近關名。③山胡:鳥名。蘇軾《涪州得山胡》詩題注:“善鳴,出黔中。” 囀:鳥鳴。子規:一名子鵑、催歸,即杜鵑鳥。據《華陽國志·蜀志》,古時有蜀王杜宇,禪位出奔,蜀人思之。其時正好子鵑鳥鳴,蜀人故覺此鳥鳴聲悲切。④“醉時”句:庭堅舊詩云:“我只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夜發分寧寄杜澗叟》。⑤渡水穿云:指歸鴻。⑥軒:有窗的長廊。浦:水濱。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后“南浦”成為詩文中送別之地的泛稱。
【譯文】 煙繚霧繞中,一線蜿蜒,那就是我來時走過的路。盡力遠眺,目送北歸的鴻雁,翩翩離去。第四陽關高聳,重云無法飛渡。山胡開口啼叫,杜鵑聲聲哀鳴,正在這離人斷腸處。憂能損折身心,不要朝朝暮暮如此,要想想當年醉時寫下的詩句。鴻雁越過江湖,穿過云海,我的心已隨它而去。這晚年光景,這小軒南浦,一齊被卷進了滿天迷蒙的西山風雨。
【總案】 徽宗崇寧二年(1103),黃庭堅因寫過一篇《承天院塔記》,被人挑剔、捏造出“幸災謗國”的罪名,被除名羈管宜州。是年冬從鄂州起程,次年春到達宜州貶所,這首詩即作于此時。其時詞人已是六十歲的老人,被貶到如此邊遠險阻的地方,雖竭力以“憂能損性休朝暮”自勉,但仍不免要憂從中來,不能自抑。歇拍以景結情,更為有力地表現了黯然悵然的心境。
上一篇:李曾伯《青玉案癸未道間》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曹勛《飲馬歌》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