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授受不親》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孟子·離婁》:“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釋義】古之禮法,男女不能親自接觸,遞交東西時也不能手手相授。但是如果嫂子落水,是應該伸手救她上來的,這是權宜的辦法,不違禮法。
【例句】①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授之以手,權也,權者,反經合禮之謂。(施惠南戲《幽閨記》第二十二出《招商諧偶》)店主勸瑞蘭嫁給蔣世隆,因為這是亂世,是不得已的情況下的權宜之計,不然會遇到更大麻煩。②敢問“男女授受不親,禮也”此章正意,為何而說?(鄭光祖雜劇《梅香騙翰林風月》楔子)樊素與其母講經,問此句何義。
上一篇:元曲典故《牧野交兵》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盤中舞》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