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江城子》
畫樓簾幕卷新晴。掩銀屏。曉寒輕。墜粉飄香,日日喚愁生。暗數十年湖上路,能幾度,著娉婷。① 年華空自感飄零。擁春酲。對誰醒。天闊云閑,無處覓簫聲。②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
【注釋】 ①著:遇見。娉婷:美女。②簫聲:《列仙傳》卷上載,秦穆公之女弄玉愛吹簫,后與善吹簫的蕭史結婚。蕭史每日教她吹簫、作鳳鳴之聲,把鳳凰引到他們所居的樓上。幾年后,他們隨鳳凰升天而去。“覓簫聲”:意即尋找弄玉般的美妙佳人。
【譯文】 早晨,我在畫樓上卷起簾幕,同時也掀開了一片晴朗的天。一層薄薄的水氣,覆掩得銀白的屏風清寒。樓外枝頭飄落的花瓣,每日喚醒我潛藏的憂愁浮上。心中默默地回想起十年來,湖上漂泊的路程,一生能幾次,遇上美麗的姑娘?
歲歲年年,獨自空嘆飄蕩的生涯。常在三春舉懷醉飲,醒來仍然是形單影只呀!天空高遠白云悠閑,我從何處能尋到,情意相投者吹奏的簫聲?在車上帶著酒去買花,那已成年青時的風流,而如今我的心啊,全不似那時的心情。
【集評】 清·況周頤:“盧申之《江城子》后段……與劉龍洲(過)‘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可稱異曲同工。然終不如少陵(杜甫)之‘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為倔強可喜”(《蕙風詞話》卷二)。
【總案】 本詞之意緒全從一“感”字生發開來,此時之感,此生之感,無非是“飄零”二字。飄零之感輻射到物候人事,故眼中所見,心中所思,無一不喚愁生恨。全詞針線極密,上下片各句一一對襯映照,把飄零之感寫得層次分明,步步深化。身世凄寒、鸞鳳思苦、少年情事都融入對人生的反思之中。結句水到渠成,通過舊時之心情與此日之心情的背反,把詞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可見前面的鋪寫不過是這高潮到來之前的波瀾而已。
上一篇:蘇軾《江城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好古《江城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