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河傳》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何處?煙雨,隋堤春暮,柳色蔥蘢②。畫橈金縷,翠旗高飐香風,水光融③。青娥殿腳春妝媚④,輕云里,綽約司花妓⑤。江都宮闕⑥,清淮月映迷樓⑦,古今愁。
【注釋】
①《河傳》:《碧雞漫志》卷四引 《脞說》云:“《水調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所制,聲韻悲切。”② “隋堤”二句:大業元年 (605),隋煬帝開掘名為通濟渠的大運河,自洛以達淮水。又開邗溝,自山陰 (江蘇淮安)至揚子 (江蘇儀征)入長江。通濟渠廣40步,兩岸筑御道,種柳樹護岸,世稱隋堤。蔥蘢,花木茂盛的樣子。③ “畫橈”句:隋煬帝為了行幸江都,造龍舟及雜船數百艘。龍舟四重,高45尺,長200丈。上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飾以金玉,船楫皆雕刻鏤金。龍舟所過,香聞百里。飐:風吹顫動。④青娥殿腳:為隋煬帝挽舟的美女。《開河記》:“煬帝詔選大船,泛江沿淮而下,于吳越間取民間女十五、六歲者五百人,謂之殿腳女。至于龍舟御楫,即每船用彩攬十條,每條用殿腳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腳女與羊相間而行牽之。”⑤綽約:柔婉貌。司花妓:《隋遺錄》卷上:“長安貢御車女袁寶兒, 年十五, 腰肢纖墜, 騃冶多態, 帝寵愛之特厚。 時洛陽進合蒂迎輦花……其香秾芬馥,或惹襟袖,移日不散,嗅之令人不睡。帝令寶兒持之,號曰司花女。”司,主。⑥江都:地名,今江蘇揚州市。⑦迷樓:遺址在揚州市觀音山上。煬帝晚年,沉迷女色,浙人項升為造迷樓,所筑幽房曲室,以貯美女。
【評點】
這首詞詠調名本意是借隋煬帝的故實,發盛衰之嘆。韋莊從洛陽南行,感隋煬帝隋堤之事,賦此作以感慨古今之盛衰,可稱為懷古之作。
上片以 “何處”領起,極寫揚州春景之美及煬帝行幸場面之華麗盛大。揚州自隋以來就是十分繁華富庶之區。暮春時節,隋堤之上,楊柳郁郁蔥蔥,畫船金鏤,翠旗隨風飄揚,船行過處香氣飄來,這一切與水光融合在一起,艷都揚州真切可感。
上片全寫景,下片則寫人,寫為煬帝行幸江都服務的揚州少女。揚州少女美得出名,韋莊是如何言其美?他用 “青娥”、“春妝”、“媚”、“綽約”等詞,概括了揚州少女之美。美女們從事著 “殿腳女”、“司花妓”之職,可見煬帝的淫威。而高高的宮殿,下臨清清淮水,月照水中,又映著迷樓澄明。這種美妙的環境,卻記載著煬帝的罪惡。“‘清淮映月’句,感慨一時,涕淚千古。”(湯顯祖評本《花間集》卷一)至此,前十句都是追記懷古,最后則以三字 “古今愁”作結,急轉直下,將前面所渲染的一切抹掉了。李冰若評點:“全詞以 ‘何處’ 領起中段,詞藻極其富麗,而后以 “古今愁”三字結之,化實為空,以盛映衰,筆極宕動空靈。”(《栩莊漫記》)這種化實為虛的技法令人想起李白的《越中覽古》詩:“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遷家盡錦衣。三千宮女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雖不寫愁,卻哀婉自見,慘惻倍之。
全詞借隋煬帝乘船沿運河南游之事,在客觀的描述中隱含著沉重的幽諷。“古今愁”三字全露出無限貶意。《白雨齋詞話》評點道:“《浣花集》中,此詞最有骨、蒼涼。”
其二
春晚,風暖,錦城花滿①,狂殺游人②。玉鞭金勒,尋勝馳驟輕塵③,惜良晨。翠娥爭勸臨邛酒④,纖纖手,拂面垂絲柳。歸時煙里,鐘鼓正是黃昏,暗銷魂⑤。
【注釋】
①錦城:又稱錦官城,因織錦出名,舊址在四川省成都市南。李白《蜀道難》:“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其實,地址即是現在的成都市。②狂殺游人:謂使游人歡極若狂。殺,表示極度。③尋勝:尋覓美景,與尋芳同意,此指踏青。馳驟輕塵:指馬馳揚起細塵。驟,馬快跑。④翠娥:指當壚賣酒的姑娘。臨邛:古縣名,即今四川省邛崍市。西漢時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在此賣酒。此句有以翠娥比文君之意。⑤暗銷魂:暗自傷神。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難別而已矣。”銷魂,魂魄離散,言其極度傷感。
【評點】
這首詞寫古時成都市暮春尋勝之樂。
上片寫良辰不再,晚春尋勝任輕狂。前三句寫誘人的春色,“狂殺”三句寫尋勝的狂態。“惜良晨” 三字,揭出心底,點明尋勝的原因,同時也用以承上啟下。
下片為鬧市區中的一個恬靜的場面,別具情味。酒館前柳絲拂面,女店主美麗殷勤。末三句寫一天尋勝歸來,黃昏鐘鼓,夕陽西下,暮煙彌漫,熱鬧換來了凄清,倩影又惹人懷念,一種無名的傷感油然而生。《蕙風詞話》評點:“‘歸時煙里’ 三句,尤極融景入情之妙。”其中 “暗銷魂”道盡情腸。
其三
錦浦①,春女,錦衣金縷,霧薄云輕②。花深柳暗,時節正是清明,雨初晴。玉鞭魂斷煙霞路③,鶯鶯語,一望巫山雨④。香塵隱映⑤,遙見翠檻紅樓⑥,黛眉愁。
【注釋】
①錦浦:指在錦江邊。浦,水濱。②霧薄云輕:形容繡衣像云霧一樣薄,一樣輕。③玉鞭:借代乘車騎馬之人。魂斷:銷魂神往。此處形容春女情深。④巫山雨:即巫山云雨。這里指游樂之處。⑤隱映:指景象時隱時現。⑥翠檻紅樓:翠色欄桿,紅色樓閣。
【評點】
這首詞寫主人公因見錦江春女郊游而觸發縷縷愁情。韋莊羈留于蜀,其思念故國、故人之情多借描繪蜀地而抒。
上片從地點、時節、人物衣飾、自然景物等方面寫春女。描繪了 “花深柳暗” 的清明時節景象,人景相稱,人似畫中人,形象明麗。
下片寫游女所見所思。她因 “煙霞路”、“鶯鶯語”、“巫山雨” 而觸景傷情,魂斷郊外。她遙望那隔著塵土飛揚的 “翠檻紅樓”,想到那寂寞孤獨的生活,自然愁上眉梢,含情不語。這里的紅樓和黛眉,都是主人公相思而成幻影,把虛的寫成實的,從中透露出主人公的漂泊際遇,表現了強烈的念舊情懷,使麗人美景與相思的哀愁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增強了詞的感染力。
《韋莊·河傳》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溫庭筠·河傳》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孫光憲·河傳》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