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無題二首》唐詩賞析,《無題二首》原文與注釋
李商隱
之 一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園頂夜深縫。①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②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③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fēng)?④
【注釋】 ①鳳尾香羅:織有鳳紋的薄羅,此指薄羅做的帳帷。碧文圓頂:有花紋的碧綠色圓頂羅帳。②月魄:月亮,美人面如滿月,此指女子的面孔。班婕妤《怨歌行》:“裁成合歡扇,團(tuán)團(tuán)似明月。” ③金燼:金屬燭臺上的余光。④斑騅(zhui):雜色馬。
【鑒賞】 本詩以隱晦的筆調(diào)抒寫了對一個女子的愛慕之情。似乎是偶然相遇,一見鐘情,此后難以忘懷,期待重逢。
首聯(lián)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園頂夜深縫”寫一女子深夜在燈下縫制帷帳: 繡有精美的鳳尾圖案的的絲羅,輕薄柔軟,如煙似霧,散發(fā)著陣陣幽香,被裁剪成重重的帳帷; 桔黃的燈光下,碧綠色有花紋的圓頂帳子在寧靜的深夜縫制。那個飛針走線的人兒定有一雙靈巧的手,那個在夜深忙碌的身影是那么專注、賢淑。詩人并不曾寫出縫制羅帳的人,但 “鳳尾”、“香羅”、“碧文”,讓我們感到詩人是懷著美好的回憶在想象著那個女子的一舉一動。
頷聯(lián)“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回憶和那個女子的相遇: 兩人在街上偶然相遇,四目相對,剎那間擦出心靈的火花,女子赧然一笑,趕緊以團(tuán)扇遮面,雖遮著了明月般的臉龐,但無法掩飾羞怯。凝神間,言語未通,佳人的車子已匆匆駛過,轆轆車聲漸行漸遠(yuǎn)。這應(yīng)該是一見傾心的感覺,雖只是驚鴻一瞥,但女子靚麗的臉龐、嬌羞的神態(tài),卻深深地印在詩人的腦海里,從此念念不忘。詩人可能認(rèn)為那個女子也有同感,所以會在首聯(lián)出現(xiàn)那樣的想象。
頸聯(lián)“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寫詩人后來的感受: 曾經(jīng)為她相思,在漫漫長夜,獨自守著金屬燭臺,看著黯淡的燈火在夜色中閃爍,寂寥的潮水淹沒了身心; 而她卻 “斷無消息”。時光流逝,石榴樹已綻放出紅艷艷的花朵,斯人依然音訊全無,讓人感到無限惆悵。
“斑騅只系垂楊岸” 寓意著自己對她是情有獨鐘,斑騅只愿系在綠絲拂地的楊柳樹下,將一種抽象微妙的感情變得具體可感; “何處西南待好風(fēng)” 化用曹植《七哀》 的詩句 “愿為西南風(fēng),長逝入君懷”,哪里有好風(fēng)吹來,使相愛的人得遂所愿?這里有無法可想的苦惱,又蘊(yùn)含著隱隱的希望。
這首詩表現(xiàn)得很含蓄,物象間的跳躍很大,故說法頗多。但詩情的多意,并不影響詩歌的藝術(shù)感染力,情感的真摯、深厚,表達(dá)的細(xì)膩、形象,言辭的清麗、優(yōu)美,讓一段無法明言的感情委婉動人。
之二
重帷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xì)細(xì)長。①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②
風(fēng)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叫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注釋】 ①莫愁堂:此指青年女子的居所。樂府古辭《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古代常將莫愁作為淑女的代稱。②神女:宋玉《神女賦·序》:“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王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原:一作“元”。小姑:樂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開門白水,側(cè)近橋梁。小姑所居,獨處無郎。”
【鑒賞】 這首詩表現(xiàn)一個獨居深閨的女子如夢似幻的情懷,隱隱寄托了詩人個人的身世之感。
首聯(lián) “重帷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xì)細(xì)長”寫環(huán)境: 層層疊疊帷幔低垂的閨房,幽邃寧靜; 夜深了,閨房的主人上床后卻心事重重、輾轉(zhuǎn)反側(cè),凄清的長夜何其漫漫。她為何遲遲不能入眠? 她在想什么呢?詩中什么也沒說,任由讀者去想象。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是她長夜無眠的思緒嗎? 如巫山神女一樣有浪漫的奇遇、過恩愛的生活,原來只是一場夢。至于這場夢是她的向往,還是曾經(jīng)的巫山云雨,已在歲月的流逝中變得如夢似幻,我們無從得知。但現(xiàn)狀很明顯,她還像清溪小姑一樣,獨處無郎。“本無郎” 有孤單、寂寥、無奈,也有自我安慰的味道。頷聯(lián)巧妙化用兩個典故,融會了神話的傳奇色彩和樂府的文化韻味,寫得瑰奇迷離,搖曳多姿。
“風(fēng)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叫桂葉香” 轉(zhuǎn)以客觀事物來影射主觀感情: 菱生水中,大風(fēng)吹來,波起浪涌,激得菱葉翻飛,菱枝欲折; 菱枝本柔弱,而風(fēng)波 “不信”,是否意味著有些纖如菱枝的東西,是經(jīng)不起生活的波浪的,即使“不信”,要逆勢而為,終究是枉然。月下露珠,誰會滋潤桂葉,讓其吐出馨香?流露出無可依靠、無所寄托的幽怨。頸聯(lián)的意象具體而鮮明,但象征的意味相當(dāng)隱晦,可能是抒寫那個女子在長夜無眠時的慨嘆,可能是暗示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可能是詩人自傷身世,歷來說法頗多。
尾聯(lián)“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直抒胸臆: 就算相思全無益處,仍不妨礙為相思而惆悵的情懷執(zhí)著、狂放。明知相思無益而惆悵不已,實已是情至深處,銘心刻骨,欲罷不能了。
本詩文筆清雅俊逸,神思跌宕,意蘊(yùn)朦朧雋永,耐人尋味。
上一篇:《李商隱·無題二首(其一)》唐詩賞析,《無題二首(其一)》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李商隱·無題四首(其一、其二)》唐詩賞析,《無題四首(其一、其二)》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