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采桑子》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①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②
【注釋】 ①棹(zhao照):一種劃船工具,形狀如槳。西湖:指潁州(今安徽阜陽)西湖。逶迤(wei yi威移):道路、河道彎曲而長。②琉璃:此處即指玻璃,形容水面之光滑。
【譯文】 駕著輕舟,舉著短槳,欣賞這西湖美好的風光。碧綠的湖水微波起伏,長堤上青草吐著芬芳,還有那湖面上飄漾的一陣陣笙歌,似有若無,令人神往。風靜波平,水面似玻璃般光滑,不知不覺間小船向前移動,只有微波在蕩漾,那被驚起的水鳥,輕輕擦著岸邊,飛向了遠方。
【集評】 近代·夏敬觀:“此潁州西湖詞。公昔知潁,此晚居潁州所作也。十詞無一重復之意。”(《評六一詞》)
【總案】 這首詞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把西湖景物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描寫得如畫如影:碧波綠水,芳草吐翠,浪靜波平,水光如鏡,一陣陣悠揚的歌聲隨風傳來,被驚起的水鳥翩翩而去。在這一幅幅的山水畫卷中,詩人泛舟自賞,那一種悠閑之態,自得之樂,溢于詞中。在表現手法上,詩人只是選擇看到和感受到的幾個畫面,組成一幅恬靜、疏淡的水墨畫,給人一種清新明麗的感覺。這在宋初的詞境上,是一個卓有成效的突破。馮煦在《宋六十家詞選例言》中贊他“疏雋開子瞻,深婉開少游”,指出了歐陽修在宋詞發展中的作用,這個評價是很有見地的。
上一篇:馮延巳《醉桃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馮延巳《采桑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