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賣柑者言》原文|注釋|賞析
杭有賣果者①,善藏柑,涉寒暑不潰②。出之燁然③,玉質而金色④。置于市,賈十倍⑤,人爭鬻之⑥。予貿得其一⑦,剖之,如有煙撲口鼻; 視其中,則干若敗絮⑧。予怪而問之曰: “若所市于人者⑨,將以實籩豆⑩,奉祭祀,供賓客乎?將衒外以惑愚瞽也(11)? 甚矣哉為欺也! ”
賣者笑曰: “吾業是有年矣(12)。吾賴是以食吾軀(13)。吾售之,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14)? 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 吾子未之思也(15)。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16),洸洸乎干城之具也(17),果能授孫吳之略耶(18)?峨大冠、拖長紳者(19),昂昂乎廟堂之器也(20),果能建伊皋之業耶(21)? 盜起而不知御, 民困而不知救, 吏奸而不知禁, 法斁而不知理(22),坐糜廩粟而不知恥(23)。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24),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25)?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無以應。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滑稽之流(26)。豈其憤世嫉邪者耶? 而托于柑以諷耶?
( 《誠意伯文集》)
注釋 ①杭: 今浙江省杭州市。②涉: 經歷。潰: 腐爛。③燁然: 光彩奪目的樣子。④玉質而金色: 形容柑子質地潤澤如玉、橙黃如金。⑤賈:同 “價” 。⑥鬻 (yu): 本意為出賣; 這里是購買的意思。⑦貿: 買賣,這里意為買。⑧剖(pou): 破開。敗絮: 破舊的棉絮。⑨若: 你。市: 賣。⑩實: 作動詞用,指充實、裝滿。籩(bian)豆:古代祭祀和宴會時使用的盛食品的禮器。籩用竹制; 豆用木或銅、陶制。(11)惑: 欺騙。愚瞽: 愚人、盲人。(12)業是: 從事這種職業。(13)賴: 依靠。食(si): 養活。(14)不足子所: 不能滿足您的需要。 所: “所需”的省略。(15)未之思:“未思之”的倒裝。(16)虎符: 虎形兵符,古代調兵遣將的憑證。皋比(pi): 虎皮,這里指武將坐的虎皮交椅。(17)洸(guang)洸——威武的樣子。干城之具: 捍衛國家的將材。(18)孫吳: 指我國春秋戰國時著名軍事家孫武、吳起。略: 謀略、兵法。(19)峨(e): 高,這里作動詞用。紳: 古代士大夫束在衣外腰間并垂下一部分作裝飾的大帶子。大冠、長紳指文官的服飾。(20)廟堂之器: 喻指朝廷棟梁之材。(21)伊皋: 伊尹、皋陶(音yao)。伊尹是商湯的宰相; 皋陶相傳是舜時掌管刑法的大臣。他二人常被后世稱為賢臣的代表。(22)斁(du): 敗壞。(23)糜: 同靡, 浪費。 廩粟: 國庫的糧食。(24)醇醴: 美酒。飫(yu): 飽食。(25)赫赫: 氣勢壯盛的樣子。象:效法。(26)東方生: 東方朔,字曼倩,漢武帝時文學家,性詼諧,善諷讕。
賞析 這是一篇數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優秀諷刺小品。文章寫于元代末年,統治者驕奢淫佚,腐敗已極。作者憤世嫉惡,借題發揮,假托賣
柑小販的一番議論,尖銳地嘲諷了元朝那批“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欺世盜名的文臣武將,實質上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整個封建統治階級的虛偽、腐朽本質。
文章構思精巧,筆鋒犀利。全篇采用設辭問答的形式,以一個“欺”字為核心展開論述。先從柑子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寫起,而以食者的“怪而問之”一句,開拓了新的意境,引出賣柑者鞭辟入里的深刻諷世之詞。賣柑者并不就事論事,而是把區區一柑與整個腐敗的社會聯系起來,指出“世之為欺者”普遍存在,并且一針見血地揭露封建官僚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徒有“佩虎符、坐皋比”之榮、“峨大冠、拖長紳”之表,他們坐糜廩粟,醉醴飫鮮,欺世盜名,惑愚瞽而售其奸,這才是真正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丑類、敗類!最后,全文以作者的“默默無以應”和“退而思其言”的自問作結,說明賣柑者的議論確實擊中了要害,引起作者的共鳴和深思;作者的自問也正是讀者的自問,通過“自問”——“豈其憤世嫉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諷耶?”,點明了本文的主旨:揭露當時封建統治者徒有其表的腐朽本質。
文章通過形象的比喻,把柑子的表里與封建統治者的表里巧妙地聯系起來,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一形象化的警句,作了極為生動、深刻的概括。設辭問答的形式逐步深化了主題,又增加了真實可信的程度;結尾畫龍點睛,挑明了題旨。全文融狀物、敘事、議論、抒情于一爐,又多用排比句增強氣勢。所有這些,顯示了作者成熟的雜文藝術,使此篇成為世代傳誦的名作。
上一篇:阿朗《北京小景》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范長江《南京的歪風》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