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醉桃源》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①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②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歸。③
【注釋】 ①春半:仲春季節。踏青:郊游。我國風俗,清明日出游叫踏青。嘶(si斯):馬叫聲。②青梅:梅子未熟時呈青色。日長:白晝變長,氣候轉暖,正是郊游時。③慵(yong庸):困倦、發懶的意思。羅衣:用輕軟有疏孔的絲織品做成的衣服。
【譯文】 正是陽春三月,南園里郊游踏青的人絡繹不絕,和煦的春風輕輕拂著,耳邊傳來馬的陣陣嘶鳴。梅樹上的梅子才有豆子那么大還是青的,柳樹剛吐出的嫩葉又象美女的眉毛那般動情。白晝長了,天氣暖了,對對蝴蝶飛來飛去。花園里花兒上的露珠閃亮晶瑩,煙霧似的潮氣低低地籠罩著草坪。門窗上簾幕低垂,那是官宦人家的院庭。懷春的少女嬌怯慵懶,剛蕩罷秋千脫下羅衣,又看見畫梁上雙雙燕子從南方歸來,找尋那舊時的佳境。
【集評】 宋·陳世修:“觀其思深辭麗,均律調新,真清奇飄逸之才也?!?《陽春集序》)
明·沈際飛,“景物閑遠,簾垂則燕棲,棲則在梁,妥甚?!?《草堂詩馀正集》卷一)
【總案】 這首詞雖然描繪了一幅春日的艷麗圖景,但卻無法掩飾“美人”傷春情緒的流露。乳燕成雙,秋千影單,燕子已歸,“良人”何處?春天帶來的并不單是蓬勃的生機,還有無窮的思慮。這種一方面沉緬于燈紅酒綠的生活,另一方面對這種生活又抱著一種感傷情緒的矛盾心情,形成了馮延巳詞中思想的一個基調,即對南唐沒落王朝的留戀與憂傷。
上一篇:顧夐《醉公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歐陽修《采桑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