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朝中措》
先生筇杖是生涯。①挑月更擔(dān)花 。把住都無憎愛,②放行總是煙霞。③ 飄然攜去,旗亭問酒,④蕭寺尋茶。⑤恰似黃鸝無定,不知飛到誰家。
【注釋】 ①先生:作者自稱。筇杖:筇竹杖。此指策仗閑游山水。②把住:穩(wěn)住,堅持。③放行:任意行游。煙霞:指山水佳處。④旗亭:酒樓。范成大《攬轡錄》:“過相州市,有秦樓、翠樓、康樂樓、月白風(fēng)清樓,皆旗亭也。” ⑤蕭寺:佛寺。《杜陽雜編》:“梁武帝好佛,造浮屠,命蕭子云飛白大書曰‘蕭寺’。”后人因稱寺廟為蕭寺。
【譯文】 先生長年的活計是拄著竹杖行游尋水涯。夜里戴月走,白日更采花。已悟透人生,對一切都無恨無愛,一心只寄在林泉煙霞。
飄然而來,灑脫而去,時而到酒樓當(dāng)歌對酒,時或去寺廟談禪品茶,真?zhèn)€象黃鸝自由飛翔無拘礙,想飛到誰家就到誰家。(湯俊峰譯)
【總案】 此詞是作者晚年致仕閑居時作,刻畫出一個活脫脫的超然無慮、自由灑脫的人格形象。朱敦儒為人、作詞,都學(xué)蘇軾的超脫放曠。蘇軾一生坎坷,總是力求擺脫人生的苦悶,而實際上無法徹底擺脫,所以蘇軾詞,表層雖然超脫曠達,深層里卻潛藏著深沉的憂患與凄涼,飄逸中蘊含著沉重。而朱敦儒在歷經(jīng)人世滄桑后,到了晚年,對人生領(lǐng)悟得更透,他能忘懷、拋開人世、社會的一切責(zé)任、憂患、束縛、煩惱,而保持心靈的寧靜、自由、閑適,生活得輕松而灑脫。這首詞猶如一幅自畫像,簡明而生動地勾勒出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和精神意志,帶有鮮明的自傳性特征。
上一篇:牛嶠《望江怨》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范成大《朝中措》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