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菩薩蠻》
木棉花映叢祠小,越禽聲里春光曉。①銅鼓與蠻歌,南人祈賽多。② 客帆風正急,茜袖侵檣立。③極浦幾回頭,煙波無限愁。④
【注釋】 ①木棉:落葉喬木,亦稱紅棉、攀枝花。②蠻:我國古代對南方各族的泛稱。祈賽:指南方少數民族祈天賽神的風俗。③茜(qian):紅色。檣(qiang):船的桅桿。④極浦:水濱或水口的盡頭。
【譯文】 南國的春晨,黎明的帷幕在鳥鳴聲中拉開。一座座祭神的祠廟掩映在盛開的木棉花叢中。銅鼓敲起來,蠻歌唱起來,南方人經常開展這種祈天賽神的活動。
踏上了歸船,拉起了白帆,江風正吹得歡。有美人紅袖飄飄,獨倚桅桿。船已駛離水口,她猶在頻頻回首;我望著浩渺煙波,感到無限憂愁。
【集評】 近代·李冰若:“南國風光,躍然紙上。”(《花間集評注》引《栩莊漫記》)
【總案】 在唐五代“花間”詞人中,以吟詠風物而著稱者乃歐陽炯和李珣,二人皆寫下了十數首《南鄉子》以吟詠吳越風物人情,歷來頗為膾炙人口。孫光憲亦寫下了不少吟詠荊楚和吳越風物之作,此詞即屬其一。上片寫南國風物,下片抒離別之情,把離別的背景由閨閣庭院、花前月下推置于木棉花下、越禽聲里的南國蠻鄉,乃別具一番風味。而“銅鼓與蠻歌”二句,則反映了南方民族祈天賽神之風俗,這在“花間”詞中是極為難能可貴的。
上一篇:李珣《菩薩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張先《菩薩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