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齊風·甫田》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無田甫田,維莠驕驕。①無思遠人,勞心忉忉。②
無田甫田,維莠桀桀。③無思遠人,勞心怛怛。④
婉兮孌兮,總角丱兮。⑤未幾見兮,突而弁兮。⑥
【注釋】 ①無:勿,不要。田:作動詞用,種田。甫:大。莠(you 友):一種野草,今名谷莠子。驕驕:同“喬喬”,草高大的樣子。②遠人:在遠方的人。可能指去遠方的服役者。忉(dao 刀)忉:憂思懷念的樣子。③桀桀:與“驕驕”同義,也是草高大的樣子。④怛(da 達)怛:憂傷不安的樣子。⑤婉孌:年少而美好的樣子。總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時結發成兩髻叫“總角”。丱(guan 貫):兩髻豎起對稱的樣子。⑥未幾:不久。突而:突然。弁(bian 便):古時的一種帽子。男子滿二十歲才能戴,標志著已是成年人。
【譯文】 不要耕那大塊的田,谷莠草長得密連連。不要想那遠方的人,想得你心里真悶煩。不要耕那大塊的田,谷莠草長得密連連。不要想那遠方的人,想得你心里太不安。英俊呀,美好呀,兩髻扎成對角呀!不多幾時見到他,突然戴成人帽兒啦。
【集評】 清·方玉潤:“此詩詞意極淺,盡人能識,惟意旨所在,則不可知。《小序》謂‘刺襄公’,《大序》謂‘無禮義而求大功,不修德而求諸侯’,率皆擬議之詞,非實據也。”(《詩經原始》卷六)
今·陳子展:“《甫田》,詩人思念遠人,其人忽見,驚喜而作。詩云‘突而弁兮’,則知其所思念之遠人為少年男子。詩人與此男子有何關系則不可知。細玩詩意如此。倘以詩之言外之意求之,則似為母遠思其子,終得相見,熱淚奪眶,喜極而作。豈有關文姜與魯莊公母子間事乎?”(《詩經直解》卷八)
【總案】 《毛序》:“大夫刺襄公也。”細玩詩意,無據。因而朱熹及清代姚際恒、方玉潤等皆不從。陳子展據“突而弁兮”一句推測,“知其所思念之遠人為少年男子”,而思念者為誰?他曾猜測是少年男子的母親,似太具體,詩中看不出。
上一篇:詩經《國風·魏風·汾沮洳》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雅·小雅·甫田之什·甫田》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