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劉辰翁·柳梢青·春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鐵馬蒙氈①,銀花灑淚②,春人愁城。笛里番腔③,街
頭戲鼓,不是歌聲。那堪獨坐青燈! 想故國、
高臺月明。輦下風光④,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注釋】 ①鐵馬:披有鐵甲的戰(zhàn)馬,此指元朝南下的騎兵。蒙氈:冬天在戰(zhàn)馬身上披上保暖的氈子。②銀花: 指元宵節(jié)的花燈。③番腔: 泛指少數(shù)民族吹唱的腔調(diào)。④輦下: 在皇帝車駕之下。代指京師。
【鑒賞】 自古以來,經(jīng)三代二帝開創(chuàng)、漢唐帝國不斷開辟的廣袤國土終于第一次淪為異族的牧場! 劉辰翁親歷了國家的最后滅亡,亡國之慟該是何等深重,發(fā)而為詞,“眷懷麥秀,寄托遙深,忠愛之忱,往往形諸筆墨,其志亦多有可取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尤其是宋亡以后的作品,多慷慨悲壯,凄愴沉痛,與宋末元初遺民詞的凄涼嗚咽、隱晦曲折自是不同。
這首詞題為春感,實是借題發(fā)揮,抒發(fā)邦宗淪覆、物事皆非之感。詞以一對句起,上句寫戰(zhàn)馬披著鐵甲,蒙著毛氈,怪模怪樣,一種異域情調(diào),讓人感到沉重而別扭。下句果然就接以 “銀花灑淚”,銀花指花燈,以蠟燭照明,燭油下滴猶如落淚,溫庭筠 《更漏子》詞也有 “玉爐香,紅蠟淚” 的句子,均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第三句則明白告訴雖是春天到來,但陷人元蒙軍隊占領(lǐng)的城中,只會引發(fā)憂愁傷感。愁城,指已淪陷的南宋都城臨安 (今杭州)。然而究竟是元宵燈節(jié),故耳中聽到了笛聲鼓聲,而這些聲音已非昔時所聞的那種熟悉親切悅耳之聲,故詩人憤激地斥為 “不是歌聲”。這一句以散文句法脫口而出,干脆利落,耐人尋思,表現(xiàn)了詩人的厭惡之情。
下闋集中筆力抒情。“那堪獨坐青燈”,極寫失去故國之人的寂寥和心緒低沉。一個 “獨”字,一個 “青” 字,用得凄慘悲涼,令人不寒而栗。“想故國,高臺月明”,化用亡國之君南唐李后主的詞句 “故國那堪回首月明中”。最后三句: 一寫故都景色會是什么模樣; 再寫詩人隱居山中空擲歲月; 三寫名存實亡,漂流海上的南宋皇帝趙昺及陸秀夫、張世杰等一批忠臣,此時該是何種心情!這三句思維極為跳躍,內(nèi)涵頗為豐富,聯(lián)想的余地也很大,全詞到此收束,但言有盡而意無窮。如果說上闋的結(jié)句干脆利落,聲如鼓板,這下闋的結(jié)句卻如弦索之聲,幽怨宛曲,余音裊裊不絕。這樣結(jié)尾,與詞人不盡的國恨家痛和遺民隱居的悠悠歲月十分相合,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藝術(shù)效果,詩人的愛國情懷也得到延展。詞短而意豐,體約而情稠,是劉辰翁詞與眾不同的特點之一。
文章作者:曹繼建
上一篇:愛國詩詞《夏完淳·卜算子·斷腸》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朱學勉·有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