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慈湖夾阻風(之五)》中外哲理詩賞析
臥看落月橫千尺, 起喚清風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側過, 人間何處不巉巖!
慈湖夾在當涂(今屬安徽)。紹圣元年(1094)蘇軾南行過此作。原詩五首,此選其五。
首二句,一句寫前一天夜晚,一句寫今日早晨。二句分別用“臥”“起”二字領起。所謂“喚清風”并非呼風喚雨,而是指船夫調整船帆的方向以期獲得風的助力。但經舟師的再三努力,也僅得此“半帆”。“半帆”二字言已得風,但尚未順風。“并”,傍、靠。“欹側”,旁邊。因是水路行舟,所見皆為“水村”。全詩妙在結尾一句。妙在語意雙關。“巉巖”,原指山勢的高峻,這里借指世路的坎坷。本詩為一組詩,全詩從受阻泊船寫到“半帆”啟程。舟行受阻已含世路不平之意,再經詩人刻意點出,則舟行之艱難與世路之艱難融而為一。
古樂府有《行路難》舊題,許多作家也都詠嘆過同樣的主題。蘇軾之高明,在于他把對人生世路艱難的體認,借舟行阻風一事明白道出。“人間何處不巉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懂得這一道理,方可審慎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上一篇:《鄭世元·感懷雜詩(其三)》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劉基·懊憹歌》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