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李陵錄別詩二十一首(選十一首)·黃鵠一遠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黃鵠一遠別,千里顧徘徊。①
胡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②
何況雙飛龍,羽翼臨當乖。③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④
請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⑤
絲竹厲清聲,慷慨有余哀。
《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⑥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歸。⑦
俯仰內(nèi)傷心,淚下不可揮。
愿為雙黃鵠,送子俱遠飛。
【注釋】 ①鵠(hu胡):天鵝。②胡馬:北方的馬。③乖:乖違,離別。④喻:示,使人了解、明白。⑤《游子吟》:這里指一種吟詠離別的歌曲,后來成為樂府曲調(diào)名。泠(ling菱)泠:形容聲音凄清。⑥《長歌》:樂府歌中有《長歌行》,音節(jié)慷慨激烈。愴(chuang創(chuàng))、摧:都是悲傷的意思。⑦展:展現(xiàn),這里指演奏。《清商曲》:樂府歌曲名,音調(diào)清越。
【譯文】 天上的黃鵠在分別時刻,遠飛千里仍然顧念徘徊。胡馬一旦離開了它的伙伴,也總是戀戀不舍不愿分開。更何況我們就像兩只飛龍,沒想到也會有臨別到來。幸虧還能撥動琴弦高歌一曲,權(quán)當以此表露我們的心懷。請輕輕唱一曲《游子吟》吧,聲音凄清聽起來多么哀傷。絲竹樂器奏出曲聲清越激揚,慷慨之中包含著無限的悲哀。當激昂的《長歌》奏響之時,我們的心被痛苦主宰。還是再奏一支《清商曲》吧,你這一去恐怕永遠不能回來。我在俯仰之間傷心不已,淚下如雨真揩不勝揩。愿只愿我們變成兩只黃鵠,好送你一程又一程到天外。
【集評】 宋·嚴羽:“蘇子卿詩:‘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請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絲竹厲清聲,慷慨有余哀。《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歸。’今人觀之,必以為一篇重復(fù)之甚,豈特如《蘭亭》‘絲竹管弦’之語耶。古詩正不當以此論之也。”(《滄浪詩話·詩評》)
明·鐘惺:“哀生于慷慨,俗情不知。”(《古詩歸》卷三)
明·陸時雍:“語致繁復(fù),情至,故自不覺。”(《古詩鏡》卷二)
清·王夫之:“已近陳思一派。見有矬人觀場,謂章末黃鵠與篇端相應(yīng)者,以已鶻臭帽安古人頭上,慚惶殺人!”(《古詩評選》卷四)
清·陳祚明:“宛轉(zhuǎn)之音。”(《采菽堂古詩選》卷三)
清·龐塏:“‘黃鶴一遠別,四句興而比,下二句比而賦,言羽翼當乖,何以遣懷,惟歌可喻,故云‘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也。此言歌而未及歌也。歌辭甚多,宜唱何曲,故云‘請為《游子吟》’。《游子吟》亦分別之詞,其詞既泠泠然悲,比之以絲竹,更有余哀也。聽此歌至激烈處,引動己懷,故愴然凄然,欲盡展此曲,而念吾友之不得歸,傷心淚下,不能雙飛俱遠也。原是淺深次第相生,何嘗重復(fù)。滄浪未解此,而曰‘古詩政不以此論’,致后來學者,以雜亂之詞托古人自解。嗚呼!古人豈有無倫次詩文耶?”(《詩義固說》上)
【總案】 這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詩。開頭以黃鵠遠別作比,中間以音樂來襯托離別時的痛苦心情。但不管怎樣,他們終有一別,于是,詩的結(jié)尾又用黃鵠作比,表示自己要遠送一程。這樣不僅首尾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完整,而且將與友人惜別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王夫之對此視而不見,故作高深,不可取。至于中間描寫音樂部分,其中點出了《游子吟》、《長歌》、《清商曲》等不同的曲調(diào)名稱,這是為了進一步表達離人此刻心緒的微妙變化,又何嘗是重復(fù)!
上一篇:詩經(jīng)《雅·小雅·鴻雁之什·黃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漢詩《劉弗陵·黃鵠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