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貞吉·賣花聲》原文賞析
秋 夜
風緊紙窗鳴,秋氣凄清,淡云籠月未分明。雨點疏如殘夜漏,滴到三更。
無計破愁城,夢斷魂驚,一天黃葉雁縱橫。不待成霜霜滿鬢,短發星星。
這是一首抒情詞。抒情的詞要景中帶情,意在言外,方是高手。這首詞通過詞人在秋夜中的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把羈旅之愁,老大之悲,有機地融合到所描寫的景物中去,不獨措詞精粹,而且意趣高遠,使人親切地體會到“陶寫性情,詞婉于詩” (張炎《詞源》)的美學規律,不愧是清詞中的冠冕之作。詞的上片用濃墨重彩給我們畫出了一幅“秋夜聽雨圖”,思接千里之外,情在耳目之中,墨光所射,無一不是秋的景色和秋的韻致。風緊窗鳴,寫的是秋聲,凄緊清涼,寫的是秋氣; 淡云籠月; 寫的是秋夜;疏疏密密,寫的是秋雨; 這就扣緊了題目,把漫天的秋意有聲有色地描繪了出來。“風緊紙窗鳴” 三句,寫一個飄泊他鄉的游子。通過層次分明的視覺、感覺和聽覺,意識到秋已深了,而自己依然天涯羈旅,一事無成,堂上的白發,閨中的紅顏,膝下的黃口,一時都浮現在自己的腦際,自然展轉反側,不能成眠了,這“雨點疏如殘夜漏,滴到三更”,正好說明這位游子終夜未曾合眼的苦況,那風聲、雨聲和漏聲,都點點滴滴,疏疏密密,在他的耳畔一直響到三更.不言一天愁都撮在自己的眉頭,而恨壓華岳、淚溢黃河的愁苦心情卻得到了充分的表現。“愁人苦夜長”,這是多少人用眼淚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詞人把它通過藝術的手段,“毫發無遺憾”地表現了出來,自然是值得稱贊的。下片用長嘆短吟,把羈旅的窮愁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過片“無計破愁城”三句,緊承上片的意脈,把自己百無聊賴的內心世界藝術地揭示出來。它分為三個層次: “愁城”猶言愁苦的境地。言自己沒有辦法為這個“愁城”解圍,用酒解愁,以歌代哭,都是無濟于事的,這是第一個層次。“夢斷魂驚”四字,包含著夢中的多少離愁別恨,天災人禍,是“江南二老憂”?還是“頭白鴛鴦失伴飛”?使得他如此失魂落魄,“驚呼熱中腸”呢! 這是第二個層次。“一天黃葉雁縱橫”是第三個層次。言自己在“夢斷魂驚”之后,睜開惺松的睡眼,在晨光熹微中,看到黃葉紛飛,北雁縱橫。這“雨中黃葉樹”,正是“燈下白頭人”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的象征,而北雁南飛,也容易引起“千聲萬字情何限” (李白 《菩薩蠻》)的感嘆,真是一波三折,愈折愈妙。結句的“不待成霜霜滿鬢,短發星星”,繼續把羈旅窮愁的感情推向高潮。“星星”,形容花白的鬢發,典出左思《白發賦》的“星星白發,生于鬢垂。”言還沒有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秦風·蒹葭》)的時候,而自己的雙鬢卻已經白得象霜一樣了。這是“無計破愁城”的自然發展,也是“夢斷魂驚”的必然結果。詞人就是這樣把不同的時空意象如此巧妙地組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給讀者以極其豐富的審美享受。
上一篇:《魯超·賣花聲》原文賞析
下一篇:《劉秉忠·南鄉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