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汝礪
東風元是無消息,獨卷珠簾望春色。
風驚紅葉墮珊珊①,夢斷行云泣殘月。
悒悒柔情不自持②,此心端被月先知③。
窺窗入戶如相伴,應是嬌娥慣別離。
【注釋】
①珊珊:象聲詞,玉、鉤、鐘、雨等聲音舒緩者常作“珊珊”。②悒悒:郁悶之狀。③端:正好。
【評說】
本詩選自厲鶚《宋詩紀事》卷三九。
喻汝礪(生卒年不詳),宋代詩人,字迪儒,號捫膝先生,仁壽(今屬四川)人。靖康中,官祠部員外郎。喻汝礪為人很有骨氣,張邦昌僭立,百僚入賀,汝礪捫其膝曰:“不能為賊臣屈。”遂掛冠去,歸隱于邛山之陽。有《捫膝稿》。
周昉,唐代畫家,參見皎然《周長史昉畫毗沙門天王歌》“評說”。
周昉非常善畫人物,不僅能做到形似,且能“移其神氣”。在人物寫真中,周昉又特別擅長仕女畫,《唐朝名畫錄》稱其“畫仕女,為古今冠絕”。喻汝礪所題的這幅美人拜月圖,便是周昉所繪的一幅表現上層婦女相思之情的人物畫。
周昉畫中的美人拜月只是一個靜止的片刻,只有唯一的一個具象,但在詩人筆下,美人有一連串的動作過程和流動的心理活動。表現動作的有“獨卷珠簾”、“望春色’、“夢斷”、“泣殘月”以及拜月等等。還有一系列表示微妙而復雜的心理活動,如猛然覺得春天已不打招呼便悄然而至的悵惘之情,因為芳草復萋萋,而思念的王孫卻不知何時方能歸來;又如聽到風吹紅葉墮地聲的傷感,好夢難續的郁悶;因相思難止、郁悶難遣而想到拜月等等。這許許多多的動作和心理活動都是畫中沒有而詩人根據畫意申補出來的,詩人用語言為畫中美人拜月這一形象作了一番詮釋。詩中雖沒有一句來形容、稱贊周昉畫人物的高超技藝,但周昉畫人物能“移其神氣”、形神兼備的特點卻不言而喻了。
上一篇:《題周文矩太真攀鞍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周曾秋塘圖卷》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