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雅小雅鹿鳴之什·鹿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①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②人之好我,示我周行。③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④
視民不恍,君子是則是效。⑤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⑥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⑦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⑧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注釋】 ①呦(you優(yōu))呦:鹿鳴之聲。蘋:藾蒿。陸璣疏云:“藾蒿,葉青色,莖似箸而輕脆,始生香可生食,又可蒸食是也。” ②簧:樂器中用以發(fā)聲的片狀振動體。《傳》:“吹笙則鼓簧也。” 承:奉。將:送。《毛傳》:“所以行幣帛也。” ③人:指客人。好:愛。示:告,指示。周行:大道。引申為大道理。④德音:美譽(yù)。孔:甚。昭:明。⑤視:古“示”字。恌(tiao挑):或作“佻”。茍且,輕浮,不正派。⑥式:語氣詞。燕:通“宴”。敖:即“遨”,遨游,逍遙。⑦芩:蒿類植物。一說指水芹。《詩經(jīng)稗疏》:“當(dāng)求之鹿食九草之中,芩當(dāng)是水芹。芩、芹,音相近耳。” ⑧湛:和樂。《毛傳》:“湛,樂之久。”
【譯文】 群鹿呼伴呦呦鳴,在那野地吃青蘋。我有滿座好賓客,席間彈瑟又吹笙。娛客吹笙又鼓簧,捧上幣帛滿竹筐。諸位賓朋惠愛我,示我大道方向明。群鹿呼伴呦呦鳴,在那野地吃青蒿。我有滿座好賓客,聲名顯赫品德高。教人寬厚不輕佻,君子學(xué)習(xí)又仿效。我有佳肴和美酒,貴賓暢飲樂逍遙。群鹿呼伴呦呦鳴,在那野地吃青芩。我有滿座好賓客,席間彈瑟又奏琴。彈瑟奏琴聲和聲,賓主合歡樂沉沉。我有佳肴和美酒,貴賓饗宴樂開心。
【集評】 《毛詩序》:“《鹿鳴》,燕群臣嘉賓也。既飲食之,又實(shí)幣帛筐篚以持其厚意,然后忠臣嘉賓得盡其心矣。”(《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卷九)
宋·朱熹: “豈本為燕群臣嘉賓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鄉(xiāng)人也與。”(《詩集傳》卷九)
清·陳奐:“此燕群臣之詩也。”(《詩毛氏傳疏》卷十六)
清·馬瑞辰:“此詩三章,文法參差而義實(shí)相承。首章前六句言我之敬賓,后二句言賓之善我,二章前六句即承首章‘人之好我’言,后二句乃言我之樂賓,三章前六句即接言賓之樂,后二句又申言我之樂賓,以明賓之樂突我有以致之也。”(《毛詩傳箋通釋》卷十七)
清·方玉潤:“文、武之待群臣如待大賓,情意既洽而節(jié)文又敬,故能成一時(shí)盛治也。……君子讀《詩》至此,不能無時(shí)世升降,臣道隆污之感焉!至其音節(jié),一片和平,盡善盡美,與《關(guān)雎》同列四詩之始,殆無貽議云。”(《詩經(jīng)原始》卷九)
【總案】 這是一首貴族宴饗賓客的樂歌。在充滿佳肴美酒的宴會上,主人召來樂隊(duì),鼓瑟吹笙,唱起這首愉悅賓客的歌。它以“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起興,繼而備陳宴客的儀式、禮物的豐盛、酒菜的醇美,贊揚(yáng)客人德行崇高,感激其忠告。良宵美景中,主客情深意沉,酒酣耳熱,鐘磬和鳴,滿座生春,好一幅古代夜宴圖。由于是和樂之歌,此詩讀起來如行云流水,瑯瑯上口。后人用“呦呦鹿鳴”來比喻朋友歡聚,說明此詩具有持久的魅力。
上一篇:詩經(jīng)《雅·小雅·鴻雁之什·鴻雁》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jīng)《國風(fēng)·周南·麟之趾》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