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云中寺,嵐生古殿陰。
泉冰冬澗澀,山雨夜鐘沉。
酒熟村家近,梅開野岸深。
松風千古意,留客聽清琴。
這是一首簡淡和平而禪意深長的五言律詩。記述古琴上人所在山寺的高深幽靜,抒寫同古琴上人聆聽流泉山雨、古寺鐘鳴、松濤之聲的美妙以及留聽上人演奏古琴的愉悅之情。
首句從登山著筆,“曳杖云中寺,嵐生古殿陰。”詩人柱著手杖,攀登云煙繚繞的高山,尋覓這山中古寺。霧氣從佛殿裊裊生出,殿堂顯得清幽,境界有昏衢冥昧之感。
接著抒寫置身山寺的種種感受。“泉冰冬澗澀,山雨夜鐘沉”暗寫一個“聽”字。嚴寒的冬天,山泉已有冰凍,泉水流淌,其聲冷澀。山中夜雨,佛寺傳出凝重、渾厚的鐘聲。鐘,佛教的法器,《百丈清規》稱:“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這冷澀的流泉,沉重的暮鐘,組合成古寺寒冬雨夜的交響曲,既見其深沉靜穆,又使昏衢、冥昧得以沖淡。想見寺僧們跏趺而坐,正在參禪。詩人置身其中,領略這方外的幽冥,心神已入禪境。
“酒熟村家近,梅開野岸深。”忽然一陣醇郁的芳香傳來,詩人從禪境中覺起,知是酒已釀熟,得知離山寺不遠定有村家,這一句給古寺增添了一絲人間煙火與田園氣息。透過迷濛的夜雨,隱約看到陡峭的崖邊,梅花盛開。“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這骨冷神清的寒梅,同處境幽清、生活淡泊而品格高潔堅強的古琴上人風神暗合、難以分辨。在佛家心目中,傲俏的寒梅就是法身,暗香疏影之中蘊藉著深微的禪理,融會了禪界的審美愉悅,同時,寫 “梅開”也暗示了詩人的頓悟。
末聯“松風千古意,留客聽清琴。”“松風”句伸足環境景物,山風拂過松林,發出陣陣的濤聲,增添了崇高的美感,不禁激發起詩人的懷古之幽情。“留客”句表達詩人留連忘返,在古寺聆聽古琴上人那韻調清遠的琴聲。巍巍高山,潺潺流水,詩人同古琴上人互為知音,他們的禪心是相通的。
全詩選取云山、古殿、嵐氣、冰泉、山雨、夜鐘以及松風、古琴一系列典型物象,側重寫聽覺感受,來表現夜寺的幽遠深沉;點綴一株梅花,寄寓高情雅興,表現了一種崇高的審美愉悅。末聯用巧妙手法,織“古”“琴”二字于字里行間,飽含對古琴上人的欽敬,收束全詩,含不盡之意。歐陽玄評周詩“有深長之味”,從此詩看來,確實如此。
上一篇:禪詩《夢中偶得》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次韻顧玉山題杭上人芭蕉》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