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頌周頌清廟之什·思文》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①立我烝民,莫匪爾極。 ②
貽我來牟,帝命率育。③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夏④!
【注釋】 ①思:想。文:文德。文德,指建設國內的功德,相思對“武功”而言的??伺浔颂欤耗軌蚺湎砟巧系邸?耍耗軌?。 ②立,當作粒。這里作動詞用,有養育之意。烝:群。烝民:群民。莫匪:沒有人不。極: 至,德之至,即最大的好處。 ③貽:遺, 留下。來牟:“麥”的析聲。 來為小麥, 牟為大麥。率: 用。育: 養。 ④陳: 遍布。常: 常規。時: 此。 夏: 中國。
【譯文】 想起那先王后稷,功德可以配享那上帝。養育我們老百姓,誰沒受到你的恩德。留給我們大麥小麥種,上帝命令用這來養育人民。農政不分疆界, 全國普遍推廣。
【集評】 唐·孔穎達:“《思文》詩者,后稷配天之樂歌也。周公既已制禮,推后稷以配所感之帝,祭于南郊,既已祀之,因述后稷之德可以配天之意而為此歌焉。經皆陳后稷有德可以配天之事?!?《毛詩正義》卷十九)
清·姚際恒:“此郊祀后稷以配天之樂歌,周公作也?!薄靶⌒蛑^ ‘后稷配天’,此詩中語,是已。集傳猶不之信,但曰 ‘言后稷之德真可配天’,意以無祀天之文也。 古人作頌從簡, 豈同雅體鋪張其辭乎! 可謂稚見矣。”( 《詩經通論》卷十六)
清·方玉潤: “《小序》云 ‘后稷配天’ 是也。 而經無祀天之文, 故《集傳》疑之,不言 ‘郊祀’,但云 ‘后稷之德真可配天’而已。然《孝經》嘗云, ‘昔者周公后稷以配天’矣,古人文字類多簡質,況天功又有不待人述者乎?即《我將》祀帝,亦言牛羊, ‘維天其右之’;而此則更簡益從簡耳,夫何怪焉?” ( 《詩經原始》卷十六)
【總案】 《思文》,是周王郊祀天帝、后稷,祈禱年谷豐收國家昌盛時所唱的樂歌。后稷,是周族的始祖。相傳他曾主管農事,教民種植五谷,為推動農業的發展作出過杰出的貢獻,因而被后人尊稱為稷神。后人把他當神一樣崇拜和敬奉。《思文》主旨是贊頌后稷之德,因而沒有具體描述后稷怎樣教民務農的情景。首句,開門見山地歌頌后稷之德可以配享天帝隨后四句又言簡意賅地概述了后稷所以被贊美的原因,那就是教民耕作,廠種百谷,使百姓免去饑餓之苦。末二句謂后稷發展農耕生產的措施,為全國各地所推廣, 收到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該篇層次分明,主旨突出,語言簡練,較為藝術地表達了創作者對后稷的頌揚。
上一篇:詩經《雅·小雅·南有嘉魚之什·彤弓》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楚辭《屈原九章·思美人》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