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懷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大詩人。他早年積極上進,所作的詩也充滿激昂慷慨的情調,后因歷經變亂,他的政治態度日漸消沉,信奉佛理,終日留連于山水之間,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這時期他寫了許多優美的田園山水詩。王維是個多才多藝的作家,除以詩著名外,還工于繪畫、音樂、書法。他把繪畫的藝術修養溶于詩作,蘇軾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確是精當的評價。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著名的送別詩,唐代音樂家給它譜曲,廣泛演唱于離筵別席上,成為通用的送別歌。曲中反復歌唱末一句,稱為“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一直保留至今。
元二奉命出使安西(今新疆庫東縣附近),王維頭一天從長安送他到渭城(今咸陽市東,漢代改稱咸陽為渭城。唐人習慣,在長安送友人到西域去,多是送到渭城分手), 詩中寫的就是這次送別的情景。
因元二這次是奉使出塞,是朝命使官,從心情上說,既沒有遷謫者的哀怨,也不同于漂泊者的傷感,有的是樂觀豪邁的情緒。送行者、在在長安作官的王維當然也不會產生那種黯然消魂的離恨別苦。但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萬里遠別,對于行和送的雙方,都不免要產生孤單寂寞的惜別之情。所以這首詩的基調是樂觀開朗中的依依惜別。前兩句的景物描寫就體現了這種情調。“渭城朝雨浥輕塵”,渭城的春天早晨,細雨潤濕了路面的塵土,空氣清新、環境潔凈,一片明爽的景象。“浥”字寫出細雨無聲的濕潤;“輕”字使人想見平時塵土飛揚的狀態,現在既無飛塵,又不泥濘,宜于行旅,心中不禁為朋友感到寬慰。兩個字體物細致人微,也融進了詩人送別的情意。“客舍青青柳色新”,從上句寫路轉到寫餞行的客舍。旅舍門前的楊柳,經過細雨的淋沐,更加翠綠了。在垂楊的掩映中,客舍也染上了青色,這是一幅清麗、幽靜的圖景。但是客舍是行人出發的地點、楊柳是離別的象征,詩人有意選取這些特定的景境,在清麗明朗的氣氛中透露出惜別的意緒。
這種惜別之情,雖然由于它特定的情境,不同于一般離別詩所寫的那種低沉的傷感,但是它也絕不是淺淡平泛的,而是深摯熱烈的。“勸君更進一杯酒”,這不是一般的勸飲之辭,而是包含著詩人深切真摯的友情。“更”字表明惜別的話已經說了很多,餞行的酒也已喝了不少。離別的時刻已經到來,惜別之情更加濃烈,這最后一杯酒,集中了千言萬語不能說盡的深情。“西出陽關無故人”,點出了“更進一杯”的意義,同時表達出深層的感情。它的深層之處,在于作者不僅寫出自己的惜別,還設身處地想到友人遠居窮荒絕域的孤寂,缺少故人的慰藉,更不可能和故人一起開懷暢飲了。這兩句寫的是人們在離別時共通的心理,作者在這里抓住了這一生活中的普遍經驗,形象地寫出人所未道的詩句,引起了人們的聯想和共鳴,成為千多年來傳誦不衰的佳句。
這首詩一二句寫景,景中寓情,情景相合,而且為下文的抒情作了準備。三四句直抒其情,感情和前兩句連貫一致,構成整首詩的情景交融。全詩語言素樸, 不加雕飾,但言淺意深,言外有不盡之意。
上一篇:《調笑令·王建》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送友人入蜀·李白》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