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雅小雅谷風之什·四月》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①先祖匪人,胡寧忍予?②
秋日凄凄,百卉俱腓。③亂離瘼矣,爰其適歸?④
冬日烈烈,飄風發發。⑤民莫不谷,我獨何害?⑥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⑦廢為殘賊,莫知其尤。⑧
相彼泉水,載清載濁。⑨我日構禍,曷云能谷。⑩
滔滔江漢,南國之紀。(11)盡瘁以仕,寧莫我有!(12)
匪鶉匪鳶,翰飛戾天。(13)匪鳣匪鮪,潛逃于淵。(14)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15)君子作歌,維以告哀。(16)
【注釋】 ①維:是。徂:到。②胡寧:為什么。③卉:草。腓:草木枯萎。④瘼(mo莫):疾苦。爰:哪里。適:往。⑤烈烈:即冽冽,天氣寒冷的樣子。飄風:暴風。發發:狂風的聲音。⑥谷:好。何:通荷,承受。⑦侯:維,是。⑧廢:經常。尤:罪過。⑨相:看。載:又。⑩構:遭遇。曷云:怎么。(11)江漢:長江和漢水。紀:綱紀,引申為約束。(12)盡瘁:盡力工作,身體憔悴。仕:任職。寧:而。有:通友,友善。(13)鶉(tuan團):雕。鳶(yuan淵):鷹。翰飛:高飛。戾:至。(14)鳣(zhan氈):大鯉魚。鮪(wei委):鱔魚。(15)蕨,蔓生野菜,初生如蒜??墒?。薇:即巢菜,又稱野豌豆苗。隰:低濕之地。杞:枸杞。桋:赤楝樹。(16)君子:作者自稱。告哀:訴說悲苦。
【譯文】 四月孟夏,六月酷暑。祖先豈非人類,為什么忍心讓我受苦? 秋風蕭瑟,百草凋零。亂離帶來疾苦,何處是我的歸途? 冬天氣候寒冷,北風陣陣刺骨。人們過得都不壞,獨獨是我受禍害。山上栽樹又栽花,既有栗子又有梅。經常摧殘毀壞,不知道這是在犯罪??茨橇鞒龅娜?,時清時濁。我卻天天有禍事,日子怎么會好過。滔滔不盡的長江漢水,是南方諸水的調節綱紀。盡職盡責身心憔悴,可這一切沒有理會。不是雕來不是鷹,怎能高飛在藍天。不是鯉魚不是鱔,怎么逃避在深淵! 山坡有蕨菜薇草,低地有枸杞桋苗。君子作這詩歌,聊把悲哀來表。
【集評】 宋·朱熹:“此亦遭亂自傷之詩?!?《詩集傳》卷十二)
明·朱善:“此詩或以為行役,或以為憂亂,以詩考之,……此詩專以為行役,則‘先祖匪人’之怨,其辭過于深;專以為憂亂,則‘滔滔江漢’之詠,其辭過于遠。然則是詩也,蓋大夫行役而憂時之亂懼其禍之辭也。”(《詩解頤》卷三)
清·姚際恒:“此疑大夫之后為仕者遭小人構禍,身歷南國,而嘆其無所容身也?!?《詩經通論》卷十一)
清·方玉潤:“(一章)冒暑而行。(二、三章)歷經三時。(四章)獲罪之冤,實為殘賊人所擠?!畯U’字乃全篇詩眼。(五章)召禍之由。(六章)遠謫南國。(七章)禍無可逃,妙以譬喻出之。(八章)結始點明。”(《詩經原始》卷十一)
清·王先謙:“此篇為大夫行役過時,不得歸祭,怨思而作?!吨姓摗分f與左氏同。故首章即以先祖為言,與下篇《北山》勞于王事不得養父母,詩旨正為一類?!睹颉贩阂詾樵谖回潥?,下國構禍,未得其要。”(《詩三家義集疏》卷十八)
【總案】 《毛序》確實未得詩旨之要,而王先謙所論也是道學家言,朱熹、姚際恒對詩義的解說頗有可取之處。細味此詩,似是大夫遇禍遭貶,行役在外,沿途觸景生情,自抒胸懷而作。前三章言遇禍被貶,行役之苦;四、五、六章則控訴自己鞠躬盡瘁,反遭陷害,無人理會;七、八章寫作者無可逃避,借此詩來排遣憂郁。寫景與抒情相互穿插,密切配合,用高飛在天的雕鳶和潛在水底的魚反喻自己的不可逃脫,“意新語險”(孫鑛評語)。愚意以為,后世遭貶受逐的士子文人,所抒亦不出乎此。
上一篇:漢詩《張衡·四愁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雅·小雅·鹿鳴之什·四牡》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