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唐風·無衣》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①
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②
【注釋】 ①七:七章之衣。諸侯的服飾。《周禮·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七為節(jié)。”子:您。安:安然舒適。吉:吉祥。②六:六章之衣。天子卿士的服飾。《周禮·春官·典命》:“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籌,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亦如之。”
【譯文】 難道我沒有七章之衣?但總不如您的服飾,您的衣裳既舒適又吉利。難道我沒有六章之衣?但總不如您的服飾,您的衣裳既溫暖又舒適。
【集評】 《毛詩序》:“《無衣》,美晉武公也。武公始并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卷六)
宋·朱熹:“此詩若非武公自作以述其賂王請命之意,則詩人所作以著其事而陰刺耳。《序》乃以為美之,失其詩旨。且武公弒君篡國,大逆不道,乃王法之所必誅而不赦者……是以為美,吾恐其獎奸誨盜,而非所以為教也。”(《詩序辨說》)
清·方玉潤:“此蓋詩人窺見武公隱微,自恃強盛,不惟力能破晉,而且目無天王,特以晉人屢征不服,不能不藉王命以懾服眾心。故體其意而為是詩。”(《詩經原始》卷六)
【總案】 公元前716年,晉武公稱初襲立曲沃,其后曲沃日益強大,武公先后弒晉哀侯、小子侯。前678年,“伐晉侯緡,滅之,盡以其寶器賂獻于周鰲王。鰲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于是盡并晉地而有之。”(《史記·晉世家》)此詩蓋為詩人摹仿武公語氣述其賂王請命之意。陽為美之,實陰刺之,而歷代說詩者“美”、“刺”之辨不待而解也。
上一篇:詩經《雅·小雅·鴻雁之什·無羊》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秦風·無衣》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