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吳企明
霜髭擁頷對窮秋, 著白貂裘獨上樓。
向北望星提劍立, 一生長為國家憂。
張為
漁陽,唐代郡名,又名薊州,轄地在今北京平谷縣、天津薊縣一帶,治所在今薊縣。漁陽將軍,當是戍守在薊州的一位武將。詩人北游幽薊,得以結識這位將軍,被他的忠勇品格和愛國熱忱所感動,揮筆寫下這首專門題詠愛國將軍的詩篇。全詩刻劃了漁陽將軍的英雄形象,歌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形象豐滿,感情激越,詩雖短而情韻深長,的是佳作。
詩從漁陽將軍的形貌、服飾以及他的神態、行動著筆,刻劃了一位英姿勃勃、氣慨非凡、一心為國的武將形象。“霜髭擁頷對窮秋”,霜髭,髭須斑白如點上白霜,形容將軍久經憂患,髭須早白。擁頷,滿頷。“髭擁頷”,即是絡腮胡子。“著白貂裘”,表示天氣已經寒冷。一位滿頷霜髭的將軍,身穿白色貂裘,冒著嚴寒,獨自登上城樓,面對著已經進入深秋的城關沉思著。窮秋,常是北方胡虜用兵的時候,將軍獨自登樓,正為不久后可能發生的胡虜犯塞的戰事擔憂。詩的第三句,轉出正意,通過將軍的具有特征意義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他為報效祖國、誓死殺敵的決心。“向北望星提劍立”,這位將軍向北望什么星呢?將軍看到北方天空中的天狼星出現了,知道敵人將要進犯,所以他提攜寶劍,屹立城樓,準備迎戰。天狼星,一名犬星,舊說以為此星主侵掠,一旦它出現在空中,便有戰事發生。《晉書·天文志》說:“狼,星,在東井南,主侵掠。”
詩的結句,以前三句為思想基礎,又是前三句詩思的延伸和拓展,它對將軍一生作了總結:“一生長為國家憂。”晚唐時代,唐王朝國勢日衰,民族矛盾尖銳,邊地戰事頻仍,因此,將軍為國家的安寧戍守、征戰在邊地,長為國家的安危憂慮著。這位無名英雄漁陽將軍是這個時代無數戍邊城的愛國將士的代表性人物,詩人熱情地謳歌他的愛國形象,正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時代精神。
上一篇:李廷先《漁家傲》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周本淳《渡易水》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