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張衡·怨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秋蘭,詠嘉美人也。嘉而不獲用,故作是詩也。
猗猗秋蘭,植彼中阿。①有馥其芳,有黃其葩。
雖曰幽深,厥美彌嘉。②之子之遠,我勞如何!③
【注釋】①猗猗:美盛貌。阿:大陵。②彌:益發,更加。③之子:是子,指秋蘭。勞:慰念;憂思。
【譯文】 繽紛繁茂的秋蘭,盛開在那寂靜的深山。她香氣濃郁芬芳,花色美麗燦爛。雖處深邃幽谷之中,豐姿越發婀娜嬌艷。那幽蘭是多么地遙遠呀,她牽動了我無窮的情思、慰念!
【集評】 梁·劉勰:“張衡《怨篇》,清典可味。”(《文心雕龍·明詩》)
清·王夫之:“劉勰稱此詩曰清典可誦。今不但求平子不得,正求解人如劉生居然希矣!”( 《古詩評選》卷二)
清·陳祚明:“短言有情,效之則拙。”(《采菽堂古詩選》卷四)
清·王堯衢:“猗猗盛貌。蘭為國香,今乃置之中谷幽深之處,如賢者之不見用也。芳馥黃葩即蘭之美,不以無人之處而自失其美,則秋蘭之德不愈可嘉乎!彼其之子,其臭如蘭,今乃遠隔而不得相見,安得不勞我思念也。”(《古唐詩合解·古詩》卷二)
【總案】 此詩前有小序,闡明主旨;詩用比興,寄情托意,頗合風雅,類似《毛詩》。秋蘭嘉人,花香質美,處幽之遠,矢志不用,引發詩人良多感慨,卻以“我勞如何”一句作結,嘆息輕輕。雖名篇以“怨”,卻哀而不傷,情韻悠長,余音裊裊,故彥和謂之“清典可味”。張衡在漢,號為“大家”,不僅其賦可稱名副其實,即詩亦可當之無愧。
上一篇:漢詩《王嬙·怨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楚辭《屈原·九章·惜往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