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秦風·小戎》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①游環脅驅,陰靷鋈續。②
文茵暢轂,駕我騏馵。③言念君子,溫其如玉。④
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轡在手。⑤騏騮是中,騧驪是驂。⑥
龍盾之合,鋈以觼軜。⑦言念君子,溫其在邑。
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
俴駟孔群,厹矛鋈錞。⑧蒙伐有苑,虎韔鏤膺。⑨
交韔二弓,竹閉緄滕。⑩言念君子,載寢載興。
厭厭良人,秩秩德音。(11)
【注釋】 ①小戎:兵車。俴(jian漸):淺。收:收束。五楘(mu木):五彩花紋的皮帶。梁輈(zhou周):車轅。②游環:活動的環,活動的皮圈。脅驅:用一條皮帶上系于衡,后系于軫,約束著馬。靷:引車前行的皮帶。鋈(wu務)續:用白金裝飾續靷的環。③文茵:虎皮坐墊。轂(gu谷):車輪中心的圓木,中有圓孔,用以插軸。騏:青黑色的馬。馵(zhu住):后左腳白色的馬。④言:我。⑤孔:孔武有力。阜:肥碩。⑥騮(liu留):鬣黑身赤的馬。(gua瓜):烏嘴黃身的馬。驪:黑色。驂 (can餐):在車轅外拉車的邊馬。⑦龍盾:畫上龍的盾牌。觼(jue絕)軜(na那):帶舌的環,以舌穿過皮帶,以固定內轡。⑧俴駟:披著薄金甲的四馬。厹(qiu球):矛,三尖長矛,鋈錞(chun純):矛的下端平底處所澆的金屬。⑨蒙伐:畫有雜亂羽紋的盾牌。苑:盾牌上的花紋。虎:虎皮制成的弓袋。⑩竹閉:竹制的弓架。緄(gun滾)滕:用繩子捆綁。(11)厭厭:平安。秩秩:有頭有緒。德音:好消息。
【譯文】 兵車小巧橫木收束淺車座,五花皮帶緊緊把車杠來纏繞。韁繩穿環套在馬背上,車轅的前后用飾金環的皮帶來相連。虎皮鋪在車上盡量都蓋滿,白腿馬花紋漂亮雄武又英俊。我所想念的那位君子呵,性情溫順猶如玉石一般。念及他駐在西戎邊垂的木板房,痛苦攪得我好似心頭撒上一把鹽。奔馬四匹肥壯孔武,韁繩六道緊握在手。青紅兩色雙馬居中,黑嘴黃身的雙馬兩邊夾。車前的盾牌上是龍的圖案,金銀環來把馬兒并聯。我所想念的那位君子呵,他還在邊邑上苦苦作戰。什么時候才能夠歸來呀,叫我怎能不把他懷念? 披著薄金甲的四匹馬都很威武,澆上白金的三尖頭長槍亮光閃耀。盾牌上畫著各種鳥羽的圖案,虎皮弓袋裝飾上好看的黃金。兩張弓交叉地插進弓袋,用繩子把它們緊捆在竹子弓床上。我所想念的那位君子呵,該醒的時候醒,該睡的時候睡。這時節你該平平安安無事端,我等你個完整的佳音把信傳。
【集評】 《毛詩序》:“《小戎》,美襄公也。備其兵甲以討西戎。西戎方強,而爭伐不休,國人則矜其車甲,婦人能閔其君子焉。”(《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
宋·王質:“尋詩無戰跡,不然則是戒嚴為備也。”(《詩總聞》卷八)
宋·朱熹:“襄公上承天子之命,率其國人往而征之,故其從役者之家人先夸車甲之盛如此,而后及其私情。蓋以義興師,則雖婦人亦知勇于赴敵而無所怨矣。”(《詩集傳》卷六)
明·謝榛:“《詩》曰:‘游環脅驅,陰靷鋈續。’……此語艱深奇澀,殆不可讀。”(《四溟詩話》卷二)
清·崔述:“吾讀《秦風》而知秦之必并天下也。……《小戎》,婦人詩也,而矜言其甲兵之盛,若津津有味者,則男子可知矣。”(《讀風偶識》,見《崔東壁遺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清·方玉潤:“懷西征將士也。……首章寫車制,章末兼及懷人。下二章同一機軸,而寫法更異。次章寫駕車,三章寫戎器,刻劃典奧瑰麗已極,西京諸賦迥不能及,況下此者乎。”(《詩經原始》卷七)
清·王士禎:“余因思《詩三百篇》,真如化工之肖物。如……《小戎》之典制。”(《漁洋詩話》卷上)
【總案】 在歷代有關的評議文字中,對這首詩有人說好也有人說壞,既涉及到戰爭的性質又關系到語言的運用。然而無論怎樣評說,難以否認的是這首詩自有其特點。在結構上,它寫到兵車、戰馬和器械,總體上章法齊整而又錯落有致,不急不徐,顯示鋪排場面、狀寫物態的工筆之妙。兵車如畫,撲入眼簾;抒懷如訴,寄托情思。兩相襯映,上下呼應,轉換自然,令人聯想翩翩,那遠在西戎邊陲的人兒,那里的生活條件,不由使人不安,從中體驗到一種“思念”真義的感傷和甘甜。
上一篇:詩經《雅·小雅·節南山之什·小弁》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雅·小雅·節南山之什·小旻》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