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傳奇·李開先《寶劍記》原文與翻譯、賞析
【點絳唇】 (生上唱)數(shù)盡更籌,聽殘銀漏。逃秦寇,好教我有國難投,那搭兒相求救?
(白略)
【新水令】按龍泉血淚灑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專心投水滸,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顧不的忠和孝。
【駐馬聽】 良夜迢迢,投宿休將門戶敲。遙瞻殘月,暗度重關(guān),急步荒郊。身輕不憚路迢遙,心忙只恐人驚覺。魄散魂消,魄散魂消,紅塵誤了武陵年少。
【水仙子】一朝諫諍觸權(quán)豪,百戰(zhàn)勛名做草茅,半生勤苦無功效,名不將青史標。為家國總是徒勞,再不得倒金樽杯盤歡笑,再不得歌金縷箏琶絡(luò)索,再不得謁金門環(huán)珮逍遙!
【折桂令】封侯萬里班超,生逼做叛國的紅巾,背主的黃巢。恰便似脫扣蒼鷹,離籠狡兔,摘網(wǎng)騰蛟。救急難誰誅正卯?掌刑罰難得皋陶!鬢發(fā)蕭騷,行李蕭條。這一去,博得個斗轉(zhuǎn)天回,須教他海沸山搖。
【雁兒落】望家鄉(xiāng)去路遙,想妻母將誰靠?我這里吉兇未可知,他那里生死應(yīng)難料。
【得勝令】 呀!嚇的我汗浸浸身上似湯澆,急煎煎心內(nèi)類油調(diào)。幼妻室今何在?老尊堂恐喪了!劬勞,父母恩難報;悲嚎,英雄氣怎消。
【沽美酒】懷揣著雪刃刀,行一步哭號眺。拽長裾急急驀羊腸路繞,且喜這燦燦明星下照。忽然間昏慘慘云迷霧罩,疏喇喇風(fēng)吹葉落,振山林聲聲虎嘯,繞溪澗哀哀猿叫。嚇的我魂飄膽消,百忙里走不出山前古廟。
【收江南】 呀!又只見烏鴉陣陣起松梢,數(shù)聲殘角斷漁樵。忙投村店伴寂寥。想親幃夢杳,空隨風(fēng)雨度良宵!
前選第二十出之后,劇寫公差解林沖至滄州,太守念其忠良,令他看守草場。但高衙內(nèi)為謀得林娘子,非置林沖于死地不可,于是派二虞侯赴滄洲燒草場、殺林沖。適林沖外出沽酒,聞奸計怒殺虞侯,遂即逃往柴進莊上隱藏。高俅派兵追拿,柴進只得薦林沖往梁山逃命。此出之曲,即林沖夜奔梁山時所唱。
“數(shù)盡更籌,聽殘銀漏”,點明林沖出逃是在深夜?!案I”,為古代夜間報時用的竹牌; “銀漏”,古代計時用的漏壺?!疤忧乜堋?,以暴秦喻兇惡的奸黨。奸黨使林沖有國難投,有家難回,孤身一人,流落天涯,怎不令英雄手握本可殺敵除奸的龍泉寶劍而流下悲痛的眼淚! “專心投水滸,回首望天朝”,表達了林沖人雖往投水滸,心仍忠于朝廷的內(nèi)心矛盾,突出了劇中林沖這個人物的主要特點,亦為后來林沖警化宋江等數(shù)萬人歸順朝廷埋下伏筆。長夜漫漫,林沖一路奔逃?!斑b瞻殘月,暗度重關(guān),急步荒郊”,寫出了途中凄涼、險惡的境遇,這不由得使林沖閃過紅塵誤身的念頭 (紅塵: 俗世。武陵年少: “武陵” 當(dāng)為 “五陵”。漢朝皇帝每立陵墓,都將四方富豪遷至陵墓附近居住,后來詩文中常以 “五陵” 指代豪門貴族聚居之地。劇中林沖為京都 “汴梁人氏”、宦門子弟,故稱“五陵年少”)?;叵肫鹱约褐灰蛴|怒權(quán)豪,以至百戰(zhàn)勛名、半生勤苦全成徒勞; 本應(yīng)如漢代名將班超一樣萬里封侯,卻被逼投奔水滸,作了 “叛國的紅巾” (元末農(nóng)民起義軍)、“背主的黃巢”(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他不禁喊出: 誰能誅權(quán)奸,救我于急難 (少正卯為春秋時魯國大夫,孔子執(zhí)政時因他亂政把他殺了。這里以少正卯指代朝廷中的奸黨)?轉(zhuǎn)念一想: 只恐怕難以遇到象舜時皋陶那樣正直的執(zhí)法官。思及此,決心至水滸,與好漢們一起,鬧他個天翻地覆、海沸山搖。但回首望家鄉(xiāng),想到母妻無依無靠、生死未卜,自己吉兇也難預(yù)料,心中不免似油煎熬,悲痛難抑,怒氣難消。忽然間見云迷霧罩、風(fēng)吹葉落,聽聲聲虎嘯、哀哀猿叫,嚇得魂飛魄散,出路難覓。最后一曲,以烏鴉起飛,號角余聲中漁樵開始勞作,點明天將亮,為避人耳目,必須趕快投村店,獨自伴愁眠。此出總共九曲,描寫林沖夜奔時沿途的景象、感受和心潮的起伏,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忠于事君、孝于事親、才高志大的林沖被逼離妻別母走上 “叛國”、“背主” 之路時的狼狽境況、復(fù)雜矛盾的心理活動和怨憤、哀傷、眷戀、期望交織的情懷。曲文發(fā)自肺腑,無矯揉造作之態(tài),有慷慨悲涼之氣,它代表了全劇的語言風(fēng)格。
作者李開先由于自身的經(jīng)歷,熟知官場的污濁、黑暗,他憤恨小人得志、豪杰沉埋的現(xiàn)實,借劇中人之事、之口,發(fā)抒胸中不平,故作品具有真實、動人的力量。呂天成《曲品》說李開先 “寫冤憤而如生,志亦飛揚,賦逋囚而自暢。此詞壇之飛將,曲部之美才也?!?雪簑漁者稱 《寶劍記》 “足以寒奸雄之膽而堅善良之心”??梢娗叭藢Υ藙≈澷p?!耙贡肌?一出,后來被改編成折子戲,成為舞臺上經(jīng)常搬演的深受觀眾歡迎的劇目之一。
《寶劍記》 表彰林沖始終忠于朝廷,與小說中歷經(jīng)慘痛、終于覺悟而具有徹底反叛精神的林沖有著明顯的不同。作者這樣寫,與當(dāng)時朝廷上忠奸矛盾、忠奸斗爭尖銳的現(xiàn)實有關(guān),此劇的主題就是表現(xiàn)忠奸斗爭; 當(dāng)然,也與劇作者的士大夫思想、立場有關(guān)。
上一篇:《宜秋山趙禮讓肥》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山神廟裴度還帶》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