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
屋角菜花黃映籬,橋邊柳色綠搖絲。
分明寒食江南路,剩欠桃花三兩枝。
康熙五十六年(1717),查慎行居里中,冬十月,赴粵東,過大庾嶺,乘舟從南雄順北江下廣州。冬春之際,經英德,舟行途中,詩人即興創作,描畫眼前所見景色。此絕句猶如一幅速寫小品。
在前兩句中,作者用彩筆描繪嶺南農村的郊野景物:屋角,一簇簇菜花的黃色映照著籬笆,橋邊,細長柔嫩的淡綠柳條,隨風裊裊搖曳。“黃映籬”,“綠搖絲”,“映”、“搖”二字,下得極妙。經詩人的生花妙筆一點染,顏色似乎也有生意與活力,普通的鄉村景色立刻顯得生氣勃勃。本來黃的光度高,色性暖,其色彩感情具有光明、美麗、清新、喜悅的意味。嫩綠的光度中等,色性介于冷暖之間,其色彩感情飽含青春、溫柔、輕盈、生動的意蘊。黃色與綠色相映襯就給人以朝氣蓬勃、生意盎然的審美感受。一、二句對偶工整而又活潑流動。可見詩人功力深厚。前兩句描繪實景,后兩句則為虛寫。一實一虛,相互對比。詩人敏感地體會到,眼前粵北的農郊景色,相當優美,分明像是寒食時節(清明前一日)江南一帶的美好風光。只不過少了兩三支桃花罷了。桃花芳菲爛漫,鮮麗嬌媚。假若桃花垂柳,間植水濱橋邊,桃花襯以柳綠,便會形成柳暗花明的春日勝景,更覺美麗動人。實景虛景,相映成趣,筆法搖曳生姿。
上一篇:李白《獨坐敬亭山》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汪繹《柳枝詞》古詩賞析與原文